发布日期:2016年03月24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永嘉县政协主席 陈建良 字号:[
大][
中][
小]
长期以来,不少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极力鼓吹人际关系属于生产力。这种论调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现实危害。
人际关系生产力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由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与之密切结合的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这是常识。人际关系生产力论混淆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错误的理论和意识误导社会实践,其消极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干扰了人们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切进步的阶级及其政党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并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和环节。人际关系生产力论导致人们本末倒置,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从而影响实际工作和对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它为编织庸俗人际关系网找到了理论依据。把人际关系说成是生产力,形形色色热衷于搞关系的人似乎是最吃香的,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的复杂性。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本质特征容易受到侵害。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凡事要有靠山、找熟人,没有门路的办不了事情,实干者吃亏,投机钻营者得利。政府的公权力被异化,在所谓的人情社会中失去了规矩。再次,它为奢侈腐败找到了借口。有的人不仅把人际关系说成是生产力,而且进一步把接待也说成是生产力,为了经营人际关系,公费接待可以不惜血本,运用公款吃喝玩乐、贪污贿赂现象一度呈泛滥之势。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强力整风肃纪,奢靡之风大为收敛,但根治“四风”顽症任重道远。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生产经营,人们必定发生一定的联系,不可能存在孤立的个人生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协作互助与社会和谐,对生产力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精神文明,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但仍然不可因此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基本理论范畴。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有清醒的理论认识和高度的行为自觉,依法依规办事,在法纪和规矩面前人人平等。不可因为庸俗的人情世故损害公平正义,阻碍生产力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