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集智聚力 助推“五水共治”_政协理论探讨_理论研究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政协理论探讨>>正文内容
发挥优势集智聚力 助推“五水共治”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海宁市政协   字号:[][][]

近年来,海宁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团结联谊作用,在“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工作开展中,紧紧围绕省委有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发挥优势、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多方位集中折射出基层政协凝心聚力、团结联谊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发挥政协政治优势,聚党派之力。一是重视党派意见建议,凝聚党派智慧结晶。今年,海宁市政协成立分别由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5个民主党派代表组成的“五水共治”专项监督组,聚焦难点热点问题研究“五水共治”系统性问题,形成各自的调研报告,作为政协常委会监督协商课题。二是创新党派监督模式。实行“3+2——委员+党派成员”联合民主监督小组(即监督小组的人员构成为3名政协委员、2名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派驻部门制度,重点监督政协提案特别是涉及“五水共治”提案的落实情况、涉及“五水共治”职能部门的履职情况、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作风效能情况。各监督小组定期出具《监督意见书》,明确相关部门对意见的采纳和落实情况作书面反馈,并作监督跟踪。

发挥政协界别优势,聚各界之力。一是全界别全域性开展监督检查。今年,市政协以“检查督导组﹢联合监督组”为组织方式,划分33个监督小组,覆盖24个界别,分赴全市12个镇、街道,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统一民主监督活动,发现并向当地党委政府反馈突出问题40余个,提出意见建议60余条。二是重支点重结合联村结对共建。开展“共建美丽乡村·共享幸福海宁”界别系列活动暨“五水共治”民主监督活动,将24个界别划分成6个界别组,与杭浦高速以南的6个村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活动,及时与结对村进行对接并作知情座谈与走访。同时根据自身界别组优势,列出菜单式的服务项目,开展贯穿全年的界别活动。三是强联动强责任有机组织监督。采用“联络委﹢界别”模式,组建12个联合监督组,由所在地政协联络委负责人为组长、参与界别的召集人为副组长,选择问题较多者作为监督检查对象,划分若干小分队分路进行,并作好完整的检查记录。活动结束后,由各联合监督组当即汇总梳理监督检查情况。

发挥政协主体优势,聚委员之力。一方面,邀请政协委员“浮上来”,发出“好声音”。广大政协委员群策群力,针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提案从不间断。仅今年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以来,委员就治水工作建言献策,形成涉水提案、社情民意23件。另一方面,组织全体委员“沉下去”,当好“代言人”。市政协组织全体政协委员紧锣密鼓地开展全员治水巡查、流域治理交叉民主监督、“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监督等活动,如今年开展的流域治理交叉民主监督,全体委员重点对支流和沿途行政村(社区)有关村庄的“一消除” “两提升”“三覆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发挥政协人才优势,聚科技之力。一是成立“科技联盟”提高治水水平。联盟以强化“五水共治”,助推“五气共治”为目的,在海宁市乡镇(街道)层级成立首个水、气检测实验室,主要开展水质检测(化学需氧量、PH值、总磷、总氮、氨氮等)、气体检测(非甲烷总烃),大大缩短检测周期。二是运用“互联网+”手段线上线下民主监督。尝试“委员微信群+民主监督”,发现问题当场发布,及时交流、迅速解决。三是注重智慧成果转化落地。如在市政协的推动下,针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的建议》,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集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相关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在试点村建立了首个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经过一个多月试运行,目前已有2万多公斤可堆肥垃圾转化为4000公斤有机肥料,全程绿色无污染,有效缓解了垃圾处理压力。

发挥政协亲民优势,聚群众之力。一是结合“两走进(近)”活动“打成一片”。市政协领导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共赴结对村,指导结对村 “五水共治”工作。选派2名党员干部到结对村分别担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指导员,手把手督促结对村抓好“五水共治”工作。二是结合“文化下乡”活动“架起连心桥”。三是结合“村规民约”发动“全民治水”。市政协积极推动村规民约治水护水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依法推进村规民约的执行力建设,定期公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全员治水氛围。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