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评议监督的建德实践_政协理论探讨_理论研究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政协理论探讨>>正文内容
民主评议监督的建德实践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1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据联谊报    2014年,建德市政协确定市农办、市水利局等6个部门的“五水共治”工作为民主评议对象。这是建德市政协首次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开展常委会专项集体民主评议。此后,经过4年来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民主评议已经成为建德市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的民主监督良好格局。

紧扣中心、精准发力,打好选题牌。合理选择民主评议对象是确保民主评议质量的前提。建德政协重点根据以下几个原则选择评议对象:一是围绕全市阶段性中心工作。如2014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选择市农办、市水利局等6个部门的“五水共治”工作作为民主评议对象。二是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如2015年选择市经信局、市发改局等5个部门的“工业扶持政策绩效”情况,2017年选择市经信局、市旅游商务局2个部门的“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开展民主评议。三是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2016年对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等4个部门牵头实施的“民生保障”工作开展民主评议。

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打好调研牌。深入调查研究是确保评议工作质量的基础。一是深入开展调研。各评议监督小组通过听取工作通报、召开各类座谈会、组织委员实地视察、访谈相关人士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力求多方面掌握真实情况,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为高质量撰写调查报告积累第一手资料。二是创新调研方式。2017年在评议“扩大有效投资”工作中,进一步淡化对部门的评议,强化对全市扩大有效投资整体工作的调研。改变以往三年1个监督评议小组对应1个评议部门的做法,针对市经信局和市旅商局两个被评议部门,市政协成立5个评议小组,突出“评议整体工作、分乡镇调研”这一重点,要求对近3年来全市226个重大招商引资和工业技改项目开展深入走访调研,形成“一企一表”,为后续的民主测评和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注重以评促改。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开展联合视察、专项督查、提案办理协商等,实现边评边改、以评促改、评改结合。如2014年民主评议“五水共治”工作中,建德政协建立“五水共治”每周视察机制,联合相关评议部门组织委员就“五水共治”推进情况进行每周视察,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整改。

现场测评,客观公正,打好建言牌。对评议部门工作提出客观到位的监督建议是确保评议工作质量的关键。建德政协以常委扩大会议的形式召开专项民主评议大会,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列席会议,听取相关评议部门有关工作情况的介绍和各民主监督小组调查情况的汇报。来自政协乡镇(街道)工委的委员代表进行发言,与评议部门交换意见。会议最后阶段,市政协常委会根据审议通过的《现场测评办法》,对评议部门的相关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当场宣布民主测评总体评价结果。在整个评议监督过程中,市政协参评人员对被评议部门提出评议意见时,成绩讲“够”,对工作好的方面给予充分肯定;问题找“准”,查找问题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建议务“实”,结合具体实际问题,提出切实管用的意见建议。自2016年政协集体评议“民生保障”工作以来,多元化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优化配置主城区学前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公交财政补助等一批监督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全市部分群众呼吁强烈的民生工程开工建设,基层医疗、教育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养老服务规划和政策加快落地,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持续关注、跟踪问效,打好改进牌。促进部门工作的整改落实是评议工作的目的。民主评议大会后,各评议监督小组根据政协常委会评议情况,完善监督意见建议,以《民主监督建议书》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并要求被评议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年底前向市政协反馈监督建议采纳落实情况书面报告。为强化评议成果运用,促进被评议部门切实改进工作,建德政协在评议工作结束后,适时通过政协提案、大会发言、专题视察等形式组织跟踪问效,跨年度评议建议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如2016年“民生保障”工作评议中的食品安全、主城区学前教育、基层医疗队伍建设等内容,被列为2017年主席会议协商议题,持续跟进关注,巩固评议监督成效。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