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纲_政协理论探讨_理论研究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政协理论探讨>>正文内容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纲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7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郑言仁   字号:[][][]

据人民政协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作出了新概括,对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赋予了新内涵,对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纲。

首次认定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这也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过去的提法是标志着人民政协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这表明,成立人民政协、保留人民政协,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新中国政治制度重要的初始设计。人民政协从一成立就是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新中国的诞生作为人民政协制度初创的正式标志,必将深化对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的认识和把握。

首次将专门协商机构纳入政协的性质定位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表述,反映了政协性质不断拓展、不断明确的过程,也反映了人们对政协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的提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新概括。

首次展开论述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意义重大。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论断提出后,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人们也期待着有更多关于专门协商机构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情况开展民主监督。”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专”在把协商贯穿到履行职能的方方面面、自始至终。第二,“专”在不是单向建言、单向发功,而是要团结民主并举,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第三,“专”在把协商与监督结合,开展协商式监督;不仅监督决策机关及其决策,重点是监督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情况,“强化监督助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需要完善制度机制。要坚持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对明确规定需要政协协商的事项必须经协商后提交决策实施,对协商的参加范围、讨论原则、基本程序、交流方式等作出规定。”建设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是专门协商机构专业化水平的重要表现。

首次认同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概念并明确两者关系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个论断表明,第一,协商民主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制度设计。第二,把“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确定为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第三,强调两种民主是在国家治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层面,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首次概括政协协商的特点和优势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这是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特点和优势的最新概括。人民政协具有巨大政治包容性,能够促进广泛团结;体现多党并存,能够推进多党合作;作为与国家组织同构的政治体系,有效实践着人民民主。人民政协秉承了协商建国的历史传统,又反映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和优势,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承担起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能责任。

首次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这个论断含义十分深刻,可以说,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和开展工作具有方向性、导向性指导意义。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是人民政协成立的初衷,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未来方向。政协的政治功能集中体现在统一战线内部的政治动员,并通过政协组织和委员联系的各界别群众进行社会动员,从而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进步。政协主要职能不是一次定型的,而是逐步扩展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种拓展和延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协工作的主动性,但实际上三项职能不可避免互相涵盖。在坚持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的同时,把凝聚共识作为政协重要职能,这无疑是对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和开展工作的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也可以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政协作用。

首次要求人民政协成为“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时,明确提出,“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丰富了政协履职的效能,拓展了履职空间,把人民政协工作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多方面、通俗地展现出来,对正确认识政协作为政治组织的政治含义,发挥政协工作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次并提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时,坚持求同存异和聚同化异并举引人注目。人民政协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必须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增进一致而不强求一律、尊重差异而不扩大分歧、包容多样而不丧失主导,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对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的异不要简单排斥,要有耐心在存异中去反复比较、认真推敲,有的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化异不是灭异,要防止简单粗暴、一蹴而就。旧的异消除了,还会产生新的异,要保持存异和化异的常性与定力。

首次确认政协委员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协委员作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这是荣誉,更是责任。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正是委员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的正当性、合法性,决定了委员应有的责任担当。委员产生必须坚持协商原则,而协商产生必须提高其郑重性。一方面要充分听取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进行认真协商。另一方面被提名的人选要能真正体现各界别的愿望和诉求,有资格、有能力、最大限度地反映和维护所代表群众的利益,要有胸怀、有理性地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最大同心圆。

首次提出重点解决市县政协薄弱问题意义重大。讲话在谈到要为政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时,强调“重点解决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长期以来,市县政协由于基础薄弱,不同程度存在定性模糊、职能模糊、责任模糊、工作方式模糊问题。补基层政协之弱,必须在市县政协的职能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上统一认识。市县政协的主要工作是协商,主要工作方式是“搭台”,工作主旨是双向发力。市县政协要保证协商频次、完善协商机制、丰富协商形式、完善组织保障。突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既体现了政协性质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找到了市县政协履行职能的有效载体和抓手。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