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_政协理论探讨_理论研究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政协理论探讨>>正文内容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3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智林   字号:[][][]

据联谊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考中,浙江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预警处置,深化大数据全领域应用,贡献出疫情防控的浙江智慧和经验。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应急响应联动存真空、应急资源灾备不充足、行政技术协同存短板、公卫人才队伍有缺失、数字防疫能力待提升等问题也随之暴露。

为此建议:

平战结合,完善联防联控应急体系。健全公共卫生直报量化自动响应机制,加强专业机构与行政管理融合,实现疾控和各级各类医院信息互联互通。修订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措施,健全新发突发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集中指挥和高效处置体系。加快制订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生物安全等地方性法规。

储用结合,完善应急资源配置体系。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总案,实行动态管理和有效市场流通。科学统筹应急救治医疗资源,加快传染病专科医院扩建,加大应急救治床位、设施设备等保障。完善发热门诊设置,增加传染病“哨点”监测,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学科建设。

条块结合,健全公卫机构管理体系。实施疾控机构垂直管理模式,赋予疾控中心独立性和权威性,提升专业话语权;卫健部门、疾控机构主要和分管负责人应具备医学或公卫专业背景。在各地市疾控中心建立市级中心实验室,创造条件建设P3级实验室;在县(市、区)疾控中心设置若干个区域分中心实验室。

专精结合,培育公共卫生人才梯队。落实公卫岗位增编扩容,足额配齐各级疾控中心在编人员,适度扩编医疗机构公卫岗位(院感科、防保科)并纳入疾控体系,增加高级职称比例,提高绩效工资总额和考核奖励力度。加快引培公卫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支持在浙医学院校优化公卫类学科专业设置比重。

虚实结合,拓展数字战疫智能应用。借助“城市大脑”等平台,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各级疾控部门和各级各类医院数据信息无缝对接。完善“大数据+网格化”,实时接驳各平台疫情数据。强化日常宣传和舆情应对,及时公开疫情信息,推广咳嗽礼仪、勤洗手、分餐制等,提升市民防控意识和能力。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