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连多地,“抢麦”热情高——民生协商论坛杭州主会场特写_民生论坛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论坛>>正文内容
一屏连多地,“抢麦”热情高——民生协商论坛杭州主会场特写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09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霜   字号:[][][]

据联谊报    “你是本地人吗?”

“是!”

“什么学校毕业的?”

“温州医学院。后来考上了大学生村官!”

“作为管理员,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想要礼堂节目内容更丰富、更年轻!”

……

这是省政协主席葛慧君,与衢州市衢江区上岗头村文化礼堂管理员陈奇慧的一段“远程对话”。57日下午,省政协围绕“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举办民生协商论坛,每次连线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葛主席特别关注这几个问题。

近年来,浙江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建起农村文化礼堂,建管育用,人才是关键。如何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升级版”,人才问题被频频提及,引来热烈讨论。

杭州主会场上就来了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文化礼堂“管家”。退休中学教师汤斌昌2015年成为湖州市吴兴区潞村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会场上,几次高举稿子“抢麦”,说出了自己的“爱与忧愁”。潞村文化礼堂办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个有文化有敬业精神的管理团队。潞村文化礼堂管理班子共有6人,分别是村两委会四位兼职干部和两位专业管理人员。“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位大学生村官。”汤斌昌是潞村人,熟悉当地历史文化,礼堂里的乡风民俗、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等内容,他都会抽空收集整理起来。除了每周五天正常上班外,他经常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在文化礼堂里“扑心扑肝”。自己苦点不要紧,他担心的是“后继无人”:“文化礼堂要持续更好地运营下去,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和年轻人的加入。”

“队伍数量匮乏、专业水平偏低、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升、缺乏有效培训。”李文冰委员直言不讳,她建言,依托高校开展农村文化礼堂管理人才系统培训,委托高校开发农村文化建设远程课程,鼓励高校与地方政府单位合作,共建示范基地。

“完善设施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施丽君委员是一位基层文化干部,她最关心的是如何将阵地与人真正融合。她支招,依托乡镇社团力量,实行聘用“文化管家”制度,让有文化情怀的人来参与管理;增加乡镇文化员编制,专职专用。“这样才能保证更好地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