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粿产业壮大了,乡亲们反而有了心病!庆元“民生议事堂”聊个透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黄粿产业壮大了,乡亲们反而有了心病!庆元“民生议事堂”聊个透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02日 来源:同心苑   作者:刘伟 吴慧萍 徐文燕   字号:[][][]

据同心苑    “黄粿制作工艺缺乏地方标准。”

“申报地理证明商标需要相关部门指导。”

“‘黄粿制作技艺’如何申报省级非遗?”

……

带着这样一份拟解决问题清单,庆元县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进了庆元县五大堡乡“民生议事堂”。

黄粿,色黄,口感似年糕,是庆元传统美食。每逢传统节日、家庭喜庆或是贵宾到来,黄粿都是当地不可缺少的食物。庆元人对黄粿的喜爱,一如对家乡的思念。

庆元县五大堡乡,是黄粿产业的代表性乡镇,是庆元东部乡镇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东半、西川、濛淤、杨楼等村,近年来注重特色项目开发,以“傻宝黄粿”品牌为代表的黄粿产业发展迅猛,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眼看着黄粿产量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却始终不高,怎么办?从业人员也苦于文化挖掘、品牌打造、市场推广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黄粿产业壮大了,乡亲们反而有了‘心病’。”黄粿行业协会负责人吴祥宝直言。

五大堡乡“民生议事堂”成立后,黄粿行业协会负责人马上联系了“民生议事堂”负责人林晓丽,希望共同协商解决黄粿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

“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要注重聚焦切口小、关联广的事项开展协商。”会前,庆元县政协主席洪起平与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一同走进东半村,实地查看黄粿非遗文化体验展馆、东山岗家庭农场黄粿加工厂及其拟扩建场地和村庄环境情况。

在调研基础上,委员们形成了“东半村乡村振兴民生议事拟解决问题清单”,罗列了黄粿产业转型升级在生产提升、品牌提升、文化提升等的多方面问题,并备注了需要哪些部门给予政策解释、项目指导、进度反馈等。

比如,东山岗家庭农场黄粿加工厂厂房扩建资金紧张,需要争取县经合中心支持;黄粿制作工艺缺乏地方标准,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等指导制定。

清单同时为五大堡乡乡村振兴发展、产业培育、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意见建议。

带着这份清单,近日,五大堡乡“民生议事堂”首场活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暨黄粿产业转型升级协商会开场了。

听取设计单位和黄粿行业协会有关村庄规划设计情况和黄粿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后,委员们结合调研情况,提出真知灼见,相关部门负责人作现场回应。

县政协委员、缘游天下旅行社负责人吴丽梅结合自己多年旅游行业工作经历提出,要做好黄粿产业与旅游结合的文章,突出其文化性和体验性,通过打造集休闲娱乐、非遗体验、研学教育等为一体的户外实践基地,吸引更多师生参与到黄粿制作的体验中来。

县政协委员、县政协农资环委主任张小贵针对产业链延伸不够的问题,建议要注重黄粿精深加工,开发更多品类的黄粿衍生品,同时要对包装进行精细化设计,积极开发小包装便携式产品。

县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庆元分局总工程师吴永胜建议,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建立一个集中的植物碱制作工坊,解决植物碱制作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县政协秘书长吴绍华曾任五大堡乡党委书记,他建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时,同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乡村布局。同时深挖黄粿文化,推进黄粿产业地理标志申报工作。

“此次‘民生议事堂’活动选题精准、贴切。”庆元县政协主席洪起平表示,要准确把握定位、不断完善机制、有效推动成果转化、及时总结推广实践经验。他提出,“民生议事堂”平台要在助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上积极发力,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