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年03月30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徐建平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 嵊泗县政协紧紧围绕该县“以港兴县”、“以旅活县”、“以渔稳县”思路,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一批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推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嵊泗县地处长江口,具有较好的深水岸线和航道锚地。深入实施“以港兴县”战略的关键之举就是要把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发展优势。县政协紧紧抓住这一点,先后组织了各类专项视察活动20余次,走遍了全县在建和拟建的各个港口、码头,形成了《嵊泗港口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分析》、《无缝对接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港口经济产业》、《加速“半小时交通圈”建设,改变嵊泗发展环境》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县委、县政府制定港口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了参考。2010年12月,嵊泗绿华海上散货减载平台竣工验收,成为我省港口无缝对接长江黄金水道江海联运的重要物流大基地。
把旅游业建成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嵊泗全县上下的共同期盼。县政协广泛发动政协委员开展旅游资源、旅游品牌、旅游景观、旅游文化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积极探寻提升旅游业发展之路;组织全体委员集中开展了以“我为旅游献一计”、“当一名游客”等为主要内容的“八个一”活动;召开了“群策群力,乘势而上,合力推进嵊泗旅游大发展”的专题座谈会。2010年,县政协组织开展了《大力挖掘福如东海文化内涵,倾力打造嵊泗福地旅游品牌》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嵊泗的旅游业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虽然2009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了159万人次,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不尽如人意。其深层原因之一,主要是嵊泗的旅游还停留在“观海景、尝海鲜,游海水,购海货”上,缺乏拳头产品,缺乏知名品牌,缺乏文化底蕴,缺乏游客期盼。调研组建议,嵊泗旅游业在现阶段要大力挖掘福如东海文化内涵,倾力打造东海福地旅游品牌。调研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一些建设性意见建议写进了县“十二五”规划。
渔业是嵊泗的基础产业和民生产业。县政协把渔业体制改革、渔业资源管理保护等问题作为破解渔业难题、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课题,组织力量开展了专题调研和重点协商,形成《关于我县渔农村管理体制情况的常委会建议案》报送县委县政府。县政协还举行了加快建设东部现代渔港经济区专题座谈会,县领导与委员们面对面交流,共商嵊泗东部地区发展大计。去年,县政协又对县渔业发展和渔业资源管理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从发展现代渔业、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建议,被县委县政府采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