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市政协:
激活红色旅游“新脉动”
据人民政协报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长卷中,浙江丽水城区高井巷19号(今高井弄9号)作为新四军驻浙江(丽水)办事处成为连接前线与后方的重要枢纽,更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奔赴战场的起点。如今,这个丽水红色文化的重要坐标在新时代继续传递着团结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力量,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望的历史,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作为浙江省唯一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设区市,这样的革命遗址丽水有533处。
抗战遗址不仅是历史见证,更是精神载体。对于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激活红色旅游“新脉动”,市政协委员项浩结合本职工作对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丽水红色底蕴深厚,生态底色厚实,还出台全省首部革命文物地方性法规条例《丽水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创新‘保护管理人制度’与‘宝长制’三级管理体系,构建红色资源永续利用的法治基石。为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建议强化市级主导、全域统筹,聚焦向上争取国家战略资源、向下激活内生动力、向外拓展横向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线路共推、品牌共建、市场共拓,争创全国红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项浩说。
在市政协委员、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研究室)主任余群勇的眼中,红色是丽水最亮眼的底色。他建议,培育地标,让红色打卡点更出圈。改造红色文化街区,将红色资源串珠成线;在城市雕塑、城市公园植入红色文化符号;定制城市公交、活动场馆等红色标志,系统再现浓缩版的“丽水红城”等等。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市政协委员蓝霞燕希望以数谋新创建智识共创圈,绘就红色地标“一张图”。结合游客选择热度,智能推出百个红色美丽村庄、红色旅游路线、红色研学路线,建立食宿、交通一体化推荐,提升游览体验;深耕红色宣教“一堂课”,推出精品红色课堂。将红军街等红色遗址转化为沉浸式课堂,让青少年在实景体验、故事讲述、手工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实现红色教育具象化、生动化。
坚守根脉之“红”,弘扬革命之“红”,共赴发展之“红”。委员们还建议驱动红色引擎,下好产业布局“一盘棋”。激发红绿融合“新引擎”,推动红色资源联享、红色村庄联建、助农产品联销等,打造“共富营地”“共富基地”,协同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据了解,丽水以“跨山多联”党建联建为抓手,推动“红绿生金”、抱团发展。去年,上百个红色美丽村庄的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21.9%、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2.8%。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