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政协:
厚植培养沃土 打造“工匠摇篮”
据人民政协报 走进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台州职业技术学院2024届毕业生黄杰仕正专注地指导工人试验机器设备。得益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优秀上市公司联合组建“企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黄杰仕短时间内提升了与岗位的契合度。近年来,该校通过“企领学院”搭建起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直通车”,为当地企业输送了一批“定制化”技术人才。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企领学院”是台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生动实践。当前,台州正聚力攻坚“三大牵引性抓手”,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办好职业教育,事关产业兴衰与城市未来竞争力。
聚焦“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台州市政协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台州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履职议题。今年以来,市政协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协商、监督,组织委员走访调研当地各中高职院校,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委员们集思广益,围绕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要‘做中学’,但不少学校受制于环境、场地等无法快速建设成熟的生产实训基地。”针对这一困境,市政协委员王光挣建议,把高技能人才班的教学阶段分为在校学习阶段和在企实习阶段,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从而精准定位培养关键特殊岗位技能人才。
在调研走访中,市政协委员朱剑发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可以带来更强的青年人才吸引力。他认为,师资力量是申办职业本科教育的根本,要继续强化人才引育力度、加强师资培训。同时,行业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中,向高校输送一线经验丰富的“技能大师”等企业专家。
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民进、教育界别委员们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了《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于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等,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全会上通过大会发言进行鼓与呼,后转化为重点提案。
当产教融合的齿轮咬合台州制造的引擎,委员们的高质量建言正转化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澎湃动能。台州市以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高地为契机,深化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探索出市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模式。目前,台州3所高职院校、25所中职学校与445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70余个,建成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和产学研合作平台35个,与1600多家企业保持长期合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