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协侨联台胞界别组建议:积极主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杭州市政协侨联台胞界别组建议:积极主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05日 来源:杭州市政协网   作者:徐欣然   字号:[][][]
杭州市政协网讯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承载着我国全面开放、统筹发展、民族复兴的总目标,它是时代命题,也是杭州的“海上机遇”。杭州应积极主动参与“丝路”建设,实现与“丝路”连线各国共筑经济走廊,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价值认同,助力中国和平崛起,助力提升杭州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杭州具备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经济条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区,经济外向度较高,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战略中,浙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机制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浙江是中国经济的“优等生”,杭州市是浙江经济大家庭的长子,这为杭州参与“丝路”建设奠定了优厚的经济基础。
(二)人文历史条件
当年,徐福从杭州湾出发探“丝路”,如今杭州人(含杭州籍和非本籍)遍及“丝路”上各国,并在那里产生极大影响。丝绸、茶叶在很早就是杭州先民开启“丝路”的钥匙。杭州的宗教文化对“丝路”上许多国家留下重要影响。杭州文化与“丝路”文化具有共通性: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这是杭州参与“丝路”建设的重要人文历史优势。
(三)支撑条件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素有天堂美称,有多种旅游休闲资源,又有钱塘通海之利,有舟山群岛新区、宁波良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区可依凭。这是杭州参与“丝路”建设的多种支撑。杭州已兴起较为前沿和先进的信息产业,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规划处于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这为杭州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信息支撑。同时,杭州是资源小市,与“丝路”上的国家如东盟诸国在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有很强的合作互补性,这对杭州参与丝绸之路建设提出了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
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杭州应主动作为
(一)加强参与“丝路”建设的调查研究
加强杭州参与“丝路”建设的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加快杭州参与“丝路”建设的多项问题研究;关注省内关联区域对外开放的步骤步伐;加强对其他各省市参与“丝路”建设的动态研究,学习经验,取长补短。目前,“闽南金三角”的各个城市提出:要在城市联盟的框架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实现优势互补和科学分工,建立各有特点、和而不同的合作体系。其中,泉州市提出要依托建材业等实现和厦门等地的商贸差异化发展,“尽快搭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这辆快车。”20149月,国务院批准,在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字号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二)加强参与“丝路”建设的国内合作
结合各省对加快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所作的研究和论证,整合部分省份重大港口(如浙江的宁波港,福建的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广东的广州港、深圳港、湛江港等)的运营数据、商贸发展数据等信息,进行挖掘与分析建设“海上丝路数据库”,以便开展整体规划的编制。此项规划应该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谋划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开展了建设中国-东盟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市更应在这方面充分利用本地技术优势,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进行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发展智慧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三)加强网络“丝路”建设
杭州是公认的电子商务大市,这既为海上丝路建设增添活力和动力,也成为率先探索、开辟建设一条网上丝绸之路的必要前提条件。网上丝绸之路(虚拟世界的丝绸之路)与现实中的丝绸之路虚实结合,网络内外联动,必将创新、提升、扩容传统的丝绸之路。加快推进杭州市场化,智慧化,国际化,法制化,加快“网上跨境贸易试验区”的探索,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路径。
(四)加强参与“丝路”的境外建设
海上丝路带上各国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体制,还是历史文化及宗教信仰等诸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性。杭州要走出去参与海上丝路建设,必须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要以经济贸易为先导,始终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既让杭州制造到“海丝”沿线国家去,也要让他们的产品到杭州来。积极鼓励本市资本参与海上丝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境外资源保障基地建设。加强境外工业园建设。要以文化交流为目的,尊重不同历史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尊重各国人文精神,凭借产业、媒体及其他社会力量等,传递中国元素,彰显杭州特色。要以东盟为重点建设区域。东盟诸国中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素来良好,自然资源丰富且极少发生自然灾害,有近800万华侨华人,具有商业网络优势,而且该国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道教及一些民间小教派都和谐共处,建议把马来西亚作为第一目标国,通过加强经贸往来、开展团结联谊和宗教文化交流、支持马国华文教育等手段,建立与该国的良好合作关系,再凭该国诸种优势,在实现经济贸易往来之利同时辐射至东盟其他各国、中东以及其他英语系国家和地区。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