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政协报 “西兰花是有季节性的,过了这段时间,西兰花就要烂在地里了,农民一年到头的辛苦就白费了。”农民的苦让出身农村的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三门商会常务副会长邵珺感同身受。
与宁波宁海一山之隔的三门县是浙江省西兰花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4.5万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截至目前,全县还有1.5万亩、产量2.2万吨的西兰花滞销。如不及时销售,随着气温回升,这些西兰花都将抽薹。邵珺看到新闻后,立即通过自己的客源渠道联系到一位省外的蔬菜经销大户,帮助家乡父老解决燃眉之急。
2月11日,邵珺就赶到三门,对接之后,这些滞销西兰花将由采购商销往国内市场,与此同时还将准备出口俄罗斯。“采收后未来得及销售的西兰花还有冷冻储藏,以及如何解决内销、出口运送过程中都需要的泡沫箱等问题,能帮忙销多少就销多少,我尽力而为。”邵珺说。
农业是顺应季节的,农活需要应时去做。
疫情发生后,因为封村、封小区、关市场,农产品滞销,农民损失严重。这样的场景让宁波市政协委员、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总站吴愉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农产品不像工业产品,今天恢复生产,产品马上就能出来,农产品往往都需要经过数月辛苦播种,才有收成,一季的耽误,影响的可能就是疫情过后市场的供给,停歇不得。”
吴愉萍建议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和畅通市内农产品流通微循环,加大产销信息对接;制定通行证管理办法,保障产销流通运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乡镇部门做好基础设施修建的调查统计工作,并排出各项工作的主次顺序,疫情解除后,第一时间投入到最需要完成的事情上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