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政协委员提案呼吁 全面提速“互联网+教育”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温州市政协委员提案呼吁 全面提速“互联网+教育”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10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夏紫裕   字号:[][][]

据联谊报    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引擎和驱动力,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温州市政协常委、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杨晓燕提案建议,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

“加大投入,确保‘互联网+教育’新支撑。”杨晓燕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全市、全系统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制度,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核心指标纳入教育现代化监测体系,实施第三方评测,定期发布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和师生信息素养评价监测报告;教育督导部门适时进行专项监督,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对相关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经费投入。加强经费投入绩效评价。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财政教育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科学制定任务书和时间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建议教育计财基建部门、教育信息中心、教育装备中心共同开展智能化新标准学习空间改造,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指南和评价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学习环境。同时打造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1+6’新生态。”杨晓燕说,1就是学习环境,不仅研究传统学习空间的改良,还研究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改造;6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析技术、虚拟现实、创客空间、物联网6项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集学习中心、教学中心和评价中心于一体的智能实验环境。

“建议系统谋划,构建‘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杨晓燕说,要探索“互联网+”教育治理新模式。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图谱,以信息化项目建设和应用提升带动教育治理能力优化,形成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教育治理新模式。探索“互联网+”资源建设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模式探索资源众筹众创、变革数字教育资源自产自用的传统模式,推进基础教育领域优质资源建设,创新资源生成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学校及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积极性,共建共享,通过资源使用率及用户评价等数据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能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互联网+教育”新体系。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