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同心苑 基层治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难点。杭州市拱墅区政协日前聚焦“深化诉源治理,把基层矛盾纠纷减下来”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政协委员、街道和调解员代表与区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
今年,拱墅区提出要以创建“治理现代化标杆区”为目标,努力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新跃升,完善构建“社区-街道-区”三级矛调化解体系,实现矛盾纠纷闭环管理,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区、矛盾不上交”。但统筹推进合力不足、协同治理质效不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滞后、宣传工作方式有待创新等难题也日益凸显。
为加快补齐短板,拱墅区政协把“深化诉源治理,把基层矛盾纠纷减下来”纳入2020年度常委会重点工作和年度协商计划。为把课题调研做深做细,高质量建言资政,区政协早部署、早行动,配强课题组队伍,深入调研。
协商会上,区政协社法委课题组介绍调研情况,并提出坚持预防为先,在“诉”的初始源头推进基层善治、坚持需求导向,在“诉”的初始阶段协同多元化解、加强队伍建设,夯实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基础、加强宣传引导,用数字化手段赋能诉源治理等四方面建议。
诸葛建清委员第一个发言,为发挥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作用,止纠纷于小区,他建议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致力推进小区“无讼”;进一步强化保障深度,全力支撑赋能“小区专员”。
赵毅委员认为,律师是诉源治理工作中专业性强并且队伍稳定的重要力量,建议落实律师调解的经费,完善奖励机制;建立律师事务所、律师的竞争机制;创新政府采购法律服务机制,提升工作的成效。
结合派出所工作职责,课题组成员金勇强委员在会上提出,要畅通民生类纠纷移交调处渠道,提升调解工作效能;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专职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联动调处机制,定期召开“三所联动”联席会议,会商研判,听取意见,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
金一峰委员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主持人,他认为,诉源治理工作需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在社区要加强人民调解的宣传,提高调解员的职业认同感,配齐配强调解员队伍,还需要构建平台为那些有诉求的群众建立倾诉困惑和发泄情绪的渠道。
调解员代表叶其杨提出,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要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办公,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强化基层治理数字赋能,为基层数字管理创新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数据支撑力度;加强宣传工作,提升调解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大家的意见建议。
副区长欧阳建国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大家的建议,加强宣传,浓厚氛围,提升调解公信力,分层分级分类化解矛盾纠纷;加大投入,对照先进,强化调解经费保障,加强相关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机制,形成合力,有序推进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
区政协主席周志辉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要坚持人民至上,科学决策,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要依法行政,规范程序,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要形成广泛监督,让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过程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区政协要充分发挥政协广泛凝聚共识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