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盾故乡文盲多”到“学在桐乡”,政协力量一路助推!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从“茅盾故乡文盲多”到“学在桐乡”,政协力量一路助推!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4日 来源:同心苑   作者:刘佳 周霜   字号:[][][]

据同心苑    1983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嘉兴地区教育为何落后》的报道,一句“茅盾故乡文盲多”让桐乡人无地自容。当时的桐乡,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31%以上。

37年后的今天,桐乡一跃升至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全省91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5位,进入省内第一梯队、嘉兴市首位,“学在桐乡”品牌建设成效日益彰显。

从“茅盾故乡文盲多”

到“学在桐乡”

桐乡市政协始终把

服务教育、发展教育

作为履职为民的具体实践

连续多年围绕

学前教育、职业教育

开展各种形式的履职活动

近日,市政协又以“学在桐乡”品牌建设为议题,召开“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市委副书记、市长于会游与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等共聚一堂,查摆桐乡教育工作短板,探讨推进“学在桐乡”品牌建设的好办法好举措,努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桐乡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自2016年出台以来,市区只配建了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进度过慢。”实验幼儿园校长陈亚军委员第一个发言,提议采用定点配建的办法,提前移交教育部门,配建规模适度超前的幼儿园。

肖晶委员则将目光聚焦在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缺口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及城镇化进程加速,导致市区在校生骤增,‘大班额’问题凸显。”她提出,要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优化市区教育资源布局,同时参照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模式,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保证学校最快时间、最高质量建成投入使用。

桐乡第六中学校长邱国昌委员有感于当下优秀教师人才抢夺的激烈,建议将每年校招时间提前至11月,争取人才选聘主动权。针对当前教师招考“重理论、轻实操”倾向,可采用先面试后笔试的招聘模式,提高试讲等环节在总分中的比重。

沈伟委员回忆起自己早年当老师时因为收入低而遭遇的种种窘迫,呼吁要全面深化人事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用好用活“市长教育奖”等各级各类激励奖项,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

“如凤鸣街道的同福初中,今年新生只招收到52人、1个班,全校师生比例为1:6……”来自农村小学的沈美青委员列举的一系列数据清晰表明了当前教育资源“城市热、农村冷”之困。她认为可将城市学校集团办学理念延伸到边远农村,参照“医共体”建设模式,探索以市区名校牵头的教育集团,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

市民代表沈惠强、程贇则分享了身为学生家长长期以来关于桐乡教育的切身感受,对近年来“学在桐乡”品牌建设成果给予了极大肯定,并希望政府能加大对高水平学科竞赛金牌教练等名优教师的引进力度。

这场事关民生热点的协商活动,吸引了大批网友观看讨论。整场活动3.8万人次在线观看网络直播,评论402条。

“你提的意见很有针对性”“这个问题要加快研究解决”“部门的回应要注重用数据说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于会游与大家积极交流探讨。

他充分肯定此次协商成果,点赞“请你来协商”的金字招牌已在桐乡越擦越亮。他表示,要强化“举全市之力办好教育”的意识,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布局、补齐突出短板、提升内涵质量,持续擦亮“学在桐乡”教育品牌,努力让每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个孩子都幸福。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