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湖州市政协着力破解选题难、提质难、立案难、办理难、落实难、服务难“六难”问题,提升提案工作质量。
开展选题协商活动,破解“选题难”。开展提案知情明政活动,强化知情明政效果,有效解决提办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每年着重选取提案承办数量较多的市级部门,与界别活动组分类举办“面对面”选题协商,共商提案选题以及调研工作,就部分热点问题,向相关界别和委员定向约稿。如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民革界别《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九三学社界别《关于加快打造湖州长三角物流枢纽的建议》两件提案,与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领办。
强化集体提案工作,破解“提质难”。集体提案是由各专委会、各界别组织委员,通过深入调研,集众人之智慧形成的提案,质量相对较高,是提高提案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市政协切实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界别活动组和各专委会的牵头协调作用,将集体提案作为界别活动室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工作安排和年度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工作有安排、人员有保障、年底有成效。充分发挥集体提案牵头人和执笔人作用,组织和发动界别委员参与集体提案的选题、调研、撰写,使提案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设立质量审查“黄灯区”模式,破解“立案难”。将改进提案审查方式作为重点,切实把好立案质量关。主要是完善《提案审查工作细则》,设立立案审查“黄灯区”模式,在大会提案初审、复审环节,由提案审查组、提案承办单位分别提交提案质量不高的“黄灯区”目录,由提案委集体研究决定是否立案。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提案,及时转为意见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阅,或退回提案者修改,推动形成数量渐趋合理、质量稳步提升的提案工作格局。
丰富提案办理协商形式,破解“办理难”。实现提案办理协商与“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市政协“1246+X”协商议政新格局深度融合,将提案办理工作与双月座谈协商、界别活动室、委派民主监督小组等相结合,开展“提案+专题调研”“提案+界别活动”“提案+民主监督”等活动。在办理过程中,有效扩大相关界别委员参与率,把提案协商与基层协商民主、委员建言献策结合起来,达到汇众智、聚合力、凝共识的目的。鼓励各承办单位创新提案办理形式,试行分类协商、部门集中当面答复形式,在疫情期间探索提案网上办理、电视直播办理,不断提升办理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完善“三清单一成效”机制,破解“落实难”。提案办理落实问题一直是制约提案办理工作水平提高的瓶颈。通过健全和完善提案办理落实“三清单一成效”机制,要求承办单位在办理答复的基础上,形成采纳清单、共识清单和责任清单3张清单,每年重点对上年度承诺采纳、计划采纳和需跨年度采纳的提案,加紧研究、加快部署,加大推进力度。对往年提案开展办理落实“回头看”工作,并采取电话、信函、拜访、座谈等方式,将“回头看”结果反馈给政协委员。
强化委员部门服务协调,破解“服务难”。完善《优秀提案评选表彰实施办法》,每年精心评选优秀提案并在市政协全会上予以表彰,切实发挥优秀提案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组织界别和委员参加各类履职培训班,开展提案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撰写提案能力。平时邀请委员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类情况通报会、专题调研视察,发挥各界别活动组作用,开展会前视察、调查研究。不定期开展提案办理培训会,重点围绕提案如何办理、如何落实等问题进行培训和布置,切实提高党政部门办理提案的能力和水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