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省政协专题>2019六送下乡>媒体聚焦>>正文内容
联谊报:省政协赴缙云、松阳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张丹丹   字号:[][][]

据联谊报    三场书画创作会,两场讲座,两个帮扶结对签约,两场婺剧大戏……省政协给缙云、松阳两地送上的这顿“文化大餐”,让当地群众乐high了。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521日至23日,省政协副主席张泽熙带领部分省政协委员和艺术家,赴缙云、松阳开展 “送文化下乡”分组活动。

此前,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多次与两地进行对接策划,努力把这顿“文化大餐”做成“家常菜”,让群众喜闻乐见,多受益、常受益。

一代大儒朱熹开创的独峰书院位于缙云仙都倪翁洞景区,这座绿荫翠叶簇拥下的古老庭院前临清澈的好溪,背倚苍翠的月镜岩。在这样一个凝聚着圣贤智慧和力量的地方,书画家们纷纷开始泼墨创作。

“这里美得就像一幅水墨画。”省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何水法是省政协“送文化下乡”的常客,说这话的同时,“黄帝缙云 人间仙都”八个大字已经力透纸背。他说,文艺工作者就应该以精品奉献人民为天职,经常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大自然,寻找养料,这样才能守正创新,与时代同步。省政协委员、嘉兴美术馆副馆长仲中晓念念不忘此前在清澈的好溪中看到的小鱼,一气呵成创作了一幅《山清水秀鱼乐图》,7条鱼儿在宣纸上栩栩如生,围观群众纷纷点赞。省政协委员、浙江画院理论与评论工作室主任陈青洋则用一幅水墨小品表达了自己在仙都感受到的仙气。“诗画仙都”,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夏一鹏也有感而书。

这场笔墨盛宴开启了“送文化下乡”分组活动的序幕。三天时间里,书画家们共进行了三场书画创作会,一幅幅功力深厚、艺术风格迥异的书画作品让当地书画爱好者大饱眼福。为最大范围让基层群众享受到这顿高品质的“文化大餐”,让他们能在耳濡目染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书画家们留下的墨宝,一部分会由当地博物馆永久收藏,不定期进行展览;一部分会赠送给相关乡镇党委政府,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还有一部分会送到农村文化礼堂,增加礼堂的人文内涵。

学习书法为什么要临摹古人经典?怎样用中国文化的价值观鉴赏中国画?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蒋采和陈青洋的两场讲座吸引了松阳100多位书画爱好者。现场十几张年轻的面孔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他们是来自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书法社的同学们。他们不光认真听讲,还不时地在做笔记。

“老师的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自己平时的练习很有启发,今天这顿‘艺术大餐’吃得太美味了,回去还得好好消化一下。” 何鑫怡同学说。松阳高腔起始于元、明时期,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次,浙江婺剧研究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还和松阳县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校外采风实践教学基地、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戏曲教学实践基地分别在松阳成立,今后,双方将积极开展院地、校地合作,推动松阳高腔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婺剧《白蛇传》,是今年“送文化下乡”分组活动的一道“大菜”。消息传开之后,两地的戏迷们就沸腾了,网络抢票瞬间被秒光。面对数以万计的戏迷群众,怎么让更多百姓吃到这道“大菜”?进不了剧场的广大戏迷可以在附近的市民广场上,通过临时加设的LED大屏幕实时观看这场演出。缙云播报微信公众号对演出进行直播,戏迷们拿着手机就能看大戏。缙云电视台还在戏剧栏目滚动播放这出《白蛇传》。

陈美兰是省政协委员、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的带头人,她带着团队中的青年骨干演员巫文玲、楼胜、陈丽俐、张莹等,来到了缙云、松阳。精致的行头、清越的唱腔、精彩的演绎,演员们一开场就俘获了现场观众的心。《白蛇传》是本文武俱全的戏,水漫金山一段,精湛的武戏表演掀起了高潮,观众不断叫好。

王美尹是一名幼儿教师,同时还是一名业余婺剧演员,她在广场上仔细地盯着大屏幕。“虽然只能隔着屏幕享受这场‘盛宴’,但还是很过瘾!”由于戏迷群众实在太热情,松阳会议中心101会场早早地就在过道上摆满了小板凳。何大爷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板凳上,等着好戏开场。他说:“上一次看浙江婺剧团的《白蛇传》还是在省城杭州,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样高水准的演出,这顿‘文化大餐’接地气!”

这道“大菜”还吸引了永康、遂昌等地的婺剧戏迷。“这戏看得过瘾!”“演得真好!”“刚才那高难度动作看得我好紧张,还真为演员们捏了一把汗呢!”……大戏已经落幕,不少观众还沉浸在剧情中,迟迟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