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绍兴市政协 6月19日,正值江南黄梅时节,绍兴下着瓢泼大雨,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十余名政协委员,一早就冒雨来到越城区迪荡街道,查看城市管理智能化设施的运行情况。
三年来,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提案达38件,这些提案到底有没有落地见效,不能光在文字上进行回头看,委员们觉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到现场看过,心里才有底气。
市政协委员邵国利是冒着暴雨骑着电瓶车赶来的,裤子已被淋湿,大伙劝她回去换衣服,她笑着说,不是说新时代人民政协要有新样子吗?新样子不是喊出来的,是靠实际行动干出来的!她顾不得换衣裤,和其他委员来到了现场
迪荡街道是前些年绍兴开发建成的新型城区,这里高楼林立,充满现代化气息。由于这里是绍兴核心城区最为成熟和繁华的商贸区,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停车难和街巷动态管理成了城市管理最头痛的问题,为此市民反响强烈,政协委员提案频频。
在迪荡街道一处不起眼的房子里,委员们走进了不大的迪荡街道智能化控制室,室内装饰很简洁,进门对面墙上有一大块电子屏幕,大屏幕内又切割出若干块小屏幕,每一块屏幕上实时播放着街道区域内的大街小巷、社区里弄和商场门口、公园内外的一情一节,角角落落尽收眼底。街道主任向委员们介绍说,这是街道投资100多万元建立起来的网格化管理的智能中央监控室,有了这些监控,我们就有了火眼金睛,随时可以掌握区域内的情况。
据市综合执法局王欣副局长介绍,过去管理这个区域压力很大,主要是人口稠密,管理设施不配套,管理盲点不少。城管人员虽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不尽人意。有了这块电子监控屏,街道区域内的角角落落一览无余,哪里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就可以赶到现场处置,省时、省力,这也得益于政协委员的提案好、点子实。
如何破解迪荡街道停车难、停车乱,这是街道和城管队伍头痛的事情,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事。这些年来,委员们提了不少的提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越城区行政执法分局的同志带着委员们来到了御景华庭小区的车辆调度智能化服务中心,负责操作的是一名年轻人,他向委员们介绍说,迪荡街道虽然停车位紧张,但只要通过智能化手段合理调度、有序管理,空间还是蛮大的。他进一步解释说,比如白天小区内住户大多上班去了,车位就空了出来;又比如高层写字楼,白天停车位十分紧张,往往在场外乱停乱放,而到了晚上都下班回家了,地下停车位又大量的空着。我们通过开发手机APP平台,与小区住户签订协议,与写字楼物业管理公司联系对接,通过智能化服务进行合理调度,利用白天和晚上两个时间差,最大程度盘活闲置车位,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在随后的市综合执法局会议室里,副局长王欣向委员们介绍了近三年来提案办理落实的情况。委员们通过实地踏看和面对面了解,觉得自己撰写的提案被相关部门重视和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无不流露出满满的成就感。
委员们与综合执法局的同志不但当面协商提案的办理,还纷纷提出城市管理的建议对策。陈军委员事先做了广泛的调研,提出了采用智能化手段实施垃圾精准分类和有效处置建筑垃圾的建议意见,倪婷委员提出了如何避免城市街景、名胜管理上普遍存在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对策建议……
市综合执法局的同志一个劲的记着笔记,局长徐建璋是位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的人,他说,政协委员不仅提案写得好,我看今天提出的点金点子不少,既实在,又管用,还接地气,是我们提升工作、创新城市管理方法的好方子。
临近午饭时分,大家还言犹未尽,气氛热烈,提案委负责人只好提醒大家留着下次再提。
回去的路上,委员们在车上还在不停的讨论。有的说,省政协葛慧君主席在全省政协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树立“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作为政协委员,就是要把新样子体现在对政协工作的情怀上,展现在履职活动的能力上,反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行动上;有的说新样子,喊是喊不出来的,需要实实在在干出来,在今后的履职中,要有崭新的精神风貌,热情的履职状态,不断提升履职本领。
雨还在下着,河道上的水位在渐渐上涨,而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也如同上涨的河水,一路向前奔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