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掌声、笑声、赞叹声,此起彼伏!交流、碰撞、共鸣,气氛爆棚!
6月23日上午,在台州国强建设集团浙江省政协委员会客厅,50多位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毕业生,上演了一场“最强大脑”的思路分享与智慧碰撞。省政协副主席吴晶不时与留学生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征集令一发出,参加名额很快就被抢光。不同年龄、不同创业阶段、来自不同省份,大家因这次活动,心被紧紧连在一起。”会客厅牵头委员、台州欧美同学会会长、国强建设集团总裁陈希说,作为“海外学子浙江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台州欧美同学会的成员,还是远道而来的牛津、剑桥苏浙校友会的朋友,表现出的热情都超乎想象。
毕业于牛津大学、现就职于上海某投资公司的刘雪莲第一个发言。她说,前年毕业时,还在犹豫是留在英国过相对安逸的生活,还是回到祖国去创业。回国2年多,让她真切看到了这片蓬勃向上的土地和万千奋进的身影,“很庆幸回到这方热土。”
因工作关系,刘雪莲经常到浙江、江苏、广东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被勤劳、智慧的企业家打动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她坚定地说,始终不渝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台州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剑桥是度过最美青春的母校,一听说这两个元素要有碰撞,我立马报了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单于家激动地说,在海外的日子里,她时刻关注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越来越多的台州企业上市,台州智造走进千家万户,她由衷感到自豪。
“我爱这片山水,也爱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单于家发出邀请,“台州兼具山的硬气、海的大气、水的灵气,欢迎同学们到台州来工作、生活,为台州发展增光添彩。”
格局有多大,舞台和梦想就有多大。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王亮有感而发:“做企业,起初的竞争一般是技术和服务,但拼到最后,关键就要看企业家的胸怀和企业的软实力。希望大家在低头看路的同时,更要抬头看天。”
之前遭遇创业失败,经过分析总结和奋斗拼搏,他东山再起,并站到了新的高度。精通多国语言,曾在联合国做过演讲的许潇峰拿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无论之前有多完美的履历,创业之前都要有空杯心态,一定要对市场状况、商业模式、客户需求做尽可能细的研究,找准痛点才能找到卖点。”陈希建议成立一个基金,和台州的相关资金和实体企业做对接,为台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
“星光璀璨、熠熠生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大家的爱国爱乡热情和聪明才智,让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吴晶说,希望大家能围绕“国家所需,自身所能”,进一步发挥聪明才智;围绕“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进一步发扬爱国传统;围绕“团结联谊,增进共识”,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在深化交流、增进友谊中不断扩大“朋友圈”。委员会客厅是浙江省政协的一张“金名片”,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好知心人和代言人的优势,把各类留学人才与政企有效串联起来,最大限度汇聚起海内外留学人员同心同德、共创辉煌的磅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