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省政协专题>第十二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媒体聚焦>>正文内容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29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宁   字号:[][][]

据浙江日报    两会火热进行中,在休息的间隙,省政协委员、缙云中学副校长丁敏林“晒”起了学校的两张“成绩单”——第一张,是令人欣喜的:在缙云中学,去年的高考成绩又一次创下新高;第二张,则不够乐观,近年来,中小学师资不足的现状并没有改观。

两张成绩单,折射出的正是我省部分后发地区基础教育现状。此时,几位教育界别委员围坐过来,纷纷“晒”起了第二张“成绩单”。

“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人才失衡的现象较为严重。” 省政协委员、衢州高级中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郑友民第一个参与讨论,他翻开自己关于加大对后发地区人才扶持力度的提案,指着几行标了重点的字说道。

“温州是国家民办教育综合试点。以幼儿园为例,近年来民办幼儿园师资质量亟待提高,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省政协委员、平阳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万晓萍说。

如何解决基础教育人才留不下来、沉不下去的难题?郑友民委员认为,突破口在政策上。他呼吁:“对人口相对较少的后发地区,教育、人力社保相关部门的职称评定应该给予适当倾斜,从而调动基层教师的积极性。”

“没错,对后发地区而言,人才的传帮带并不是简单的一堂课、一次培训就能解决的。”丁敏林委员说,人才强省的建设过程中,基层教育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讨论中,万晓萍委员拿出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让从事了28年基层教育事业的她感触颇深。“对后发地区而言,如何才能做到‘优先’和‘高质量’?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教育专项资金的落实到位,是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

讨论期间,几位委员分别提到了20156月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认定我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标准。

“基本均衡发展,意味着我们还有发展空间。” 丁敏林委员继续说道。

“只有实现后发地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全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郑友民委员说。

万晓萍委员认为,要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公办民办教育齐头并进、取长补短、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场小型讨论过程中,有委员想起,十多年前,山海协作工程让我省的山区、海岛面貌一新,他们相信不远的将来,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阳光也会洒满城乡。

此时此刻,他们带着两张“成绩单”、带着新的思考,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