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省政协专题>浙江省政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理论研究>>正文内容
新时代市县政协推进履职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洞头区政协“回访监督”机制为例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2日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2023年理论研究优秀论文   作者:温州市洞头区政协课题组   

   要:履职成果转化是政协履行职能的落脚点。当前,县级政协履职成果转化受制度机制、履职质效以及“只管说不管做”的惯性思维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成果转化落实水平不高。如何让政协提出的意见建议引起党政重视,并作为重要参考进入决策程序,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实现履职成果应有的建言立论价值。为此,洞头区政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创新建立回访监督机制,走出一条符合洞头实际、具有海岛特色、体现群众意愿的基层政协履职成果转化新路径。

 关 词:县级政协 成果转化 协商回访 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在履行职能中,人民政协始终发挥着“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独特作用,肩负着统一战线最重要渠道作用的新型政党制度使命。政协履职成果转化作为政协工作的重要节点,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方面看,具有政治性、多维性等特点。如何让更多高质量的政协履职成果快速“变现”,赋能发展?需要健全制度机制促进转化落实。实践中,基层政协受限于党政重视程度、委员能力水平、制度机制创新等因素,有时未能结合实际及时形成配套可操作的制度机制,导致政协履职成果转化出现转化率低、转化落实难、反馈渠道不畅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协协商民主实效发挥。基于此,本文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从政协履职成果转化的现实意义、制约因素、遵循原则入手,以洞头区政协协商回访机制为例,对基层政协如何有效推进履职成果转化进行初浅探析。

 一、充分认识基层政协推进履职成果转化的现实意义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人民政协履职成果凝结着政协集体智慧结晶,是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过程中形成的意见和建议等,主要表现形式有建议案、协商建议、监督意见、民主评议、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等。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做好政协履职成果转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二是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实践需要;三是强化科学民主决策、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四是推动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升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协商民主实效性的具体体现;五是鼓励和调动广大政协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政协委员积极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

 二、制约基层政协推进履职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在基层政协工作实践中,谈及履职成果转化,大家都说“难”,但难在哪里,症结出在何处,需要认真仔细辨析,才能理清脉络、找到根源。

 (一)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程序不畅。长期以来,从全国政协到县级政协,只有对政协组织、委员提案和建议案的办理有正式的工作规则和要求,而对政协大会发言、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等履职成果,尚未形成有章可循的统一办理程序和流程。部分履职成果向党政领导、部门送达后如石沉大海,领导不批示、部门不重视的现象突出。成果转化基本停留在领导批示和文件转发上。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一些承办部门当面“重答复”、过后“轻落实”现象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不利于政协履职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履职成果的有效转化,更不利于履职成果顺利进入党委政府决策参考的范畴。

 (二)建言质量不高,成果转化难以落地。一方面是方向把握不准。高质量的协商成果首先在议题选择上应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密切关注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民生实事等,精选协商议题。但在履职中,部分地区政协选题“自娱自乐”,紧跟党政“中心”不紧密,聚焦基层民生不精准,建言内容自然就“离题万里”。另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不深。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政协委员履职意识不强、履职能力不足、履职平台缺乏、履职动力不够等诸多因素,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致使协商意见和建议提不到点子上、议不到关键处,缺乏民意基础和权威性而无法转化。

 (三)惯性思维定势,阻碍成果有效转化。一是政协自身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政协不是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不承担决策职能,履职成果只能作为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依据,认为“说不说是政协的事,听不听是党政的事”,缺乏推进履职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二是职能部门对政协履职成果转化存在惯性思维偏见,认为政协履职意见没有刚性要求,高兴时就听听,随便看一下,事务繁忙时就搁置一边,以至于再好的成果变成了“陈果”。三是存在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不准确等现象,文来文往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履职成果的落实。对认真履职的委员而言,如果耗费心血完成的履职建议未能及时得到采纳或落实,履职热情势必会受到打击,进而影响整个履职活力和实效。

 此外,基层政协与党委、人大、政府在工作上应该有所侧重。虽说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但更要把握好“度”。首先是角度,如错把“参政”当“执政”,肯定会“添乱”。其次是量度,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如果什么都要去“建一言、献一策”,数量和频度不适当,不但很难保证所建之言、所献之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也会给党委政府处理相关意见建议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三、基层政协推进履职成果转化的遵循原则

 履职成果转化是基层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公里”。实践中,推进成果有效转化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坚持质量导向。履职成果转化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抓牢“质量”这一牛鼻子,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政协提案、调研报告、民主监督建议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成果中,精心挑选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干货”,沥去泛泛而谈、不契合实际的“水分”,把真正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服务的真知灼见选出来,确保履职成果转化得“对”“准”“专”。

 (二)强化建章立制。政协组织不是决策机关,也不是权力机构,要从政协组织的性质、特点出发,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用足用好规章制度。基层政协工作中,将上年度的协商建议、调研课题、大会发言内容等转化为下年度的回访监督议题,是灵活运用政协职能优势推动成果转化工作的有益实践,有利于政协掌握履职成果转化工作的主动权。

 (三)注重跟踪反馈。履职成果的转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党委政府批示和部门文件,而要积极督促有关方面落实和办理。主动加强与党政职能部门联系,密切关注成果的落实转化进展,加大督办力度,及时通报办理落实情况,努力使履职成果落到实处,转化为党政部门的工作举措。强化对成果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结合基层政协特点,采取视察考察、市民座谈、联动监督等形式,为委员参与履职成果转化提供灵活多样的载体,确保履职成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四、洞头区政协以“回访监督”推进履职成果转化的实践探索

 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是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政协工作的重要要求。近年来,洞头区政协坚持务实重效的履职导向,积极探索政协履职成果转化新路径,创新协商回访监督机制,通过民主协商、建议反馈、跟踪回访、监督落实、评议考核“五步联动”,实现由“协商得好”向“落实得好”转变,达到履职工作“提有规矩、办有机制、成有实效”的目标。

 (一)系统谋划下真功,抓牢履职成果转化“方向舵”。统一思想聚合力。主动争取区委区政府重视,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送重要履职成果,并将政协履职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区委年度重点工作,列入督查事项和年度考核体系,确保履职成果转化工作始终置于党委统一领导之下,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章立制促规范。出台《关于促进人民政协履职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构建从征题、选题、调研到协商、转化、评价的全流程闭环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调研视察、提案、社情民意、民主评议等形式在回访监督中的载体作用,强化落实督导工作的规范化、权威性。创新形式重民主。通过协商回访,组织委员与承办落实单位围绕政协重要履职成果办理情况,面对面沟通协商,交换意见、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在履职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快建设共富海上花园凝聚最大正能量。

 (二)突出质效用真招,深耕履职成果转化“责任田”。把好选题质量关。在选题视角上把握“三紧扣”,紧扣党政中心工作、紧贴民生现实需求、紧盯改革热点难点,既重发展之需,又重民生关切。在选题过程中做到“三在先”,先征求党政领导最想要的智力支持,先了解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先征集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确保选题与大局合拍、与发展同向、与民生相符。今年共遴选21项重点履职议题靶向议政。提高调研精准度。坚持“不调研不协商、不视察不监督”,按照“四力合一”模式,组建“政协委员+专业人士+职能部门+基层群众代表”的联合调研组,“沉下去”摸实情,“跳出去”看问题,“合起来”找方法,确保把问题摸准、把建议提实。提升建言含金量。坚持论证于建言之前,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对初步形成的意见建议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改完善,以“专业”增强底气,以“精准”管控细节,以“管用”追求实效,努力在提升“言值”上体现政协价值。

 (三)规范程序使真劲,牵住履职成果转化“牛鼻子”。明确批办时效强责任。区政协调研、协商等重要履职成果一般在活动结束后7日内报送区委区政府,并同步提醒区“两办”呈送领导批阅。根据批示件办理的急缓、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分类,对批示没有明确办结时限的,需在接到承办任务后90日内办结;对因政策等特殊原因不能办结的,需书面提交情况说明。遴选回访事项抓重点。依据政协履职成果类别和层级,逐项遴选把关,重点选取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加快洞头城市蝶变等区委区政府领导签批的政协提案、大会发言、专报信息的办理落实情况,以及离岛群众紧急救治转运、全龄友好城市建设等重点协商、监督议题的办理落实情况进行回访监督。开展协同监督谋实效。区政协领导分组包干,遴选45名区政协委员,组建3个回访监督小组,通过开展一次实地视察,听取一次情况汇报,组织一次民意座谈,交流一次回访意见等活动,增强监督实效。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密切与督考、检察、宣传等部门协作,探索与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贯通协同新模式,释放协同监督“聚变效应”。优化考评方案提效能。完善履职成果评议方式,提案办理满意度逐个测评“背靠背”,民主监督意见落实情况集中测评“面对面”。将政协履职成果落实情况纳入区直各单位、各街道(乡镇)“党领导政协工作”考核,作为承办单位行风评议和行政效能评价的重要参考,改变“建议止于批示”的履职模式,让“软协商”变为“硬约束”。

 (四)集成融合求真效,激活履职成果转化“源动力”。拓宽回访监督渠道。强化提案“回头看”,着重核查意见建议是否落实,承诺事项是否兑现,以监督促办理、以监督促落实。深化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重点做好区领导批示交办件的跟踪监督,推动委员的“金点子”在党委政府决策中体现、在部门工作中落实。紧贴群众关切,创新开展微建议、微协商、微监督,以“小微”模式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0余个。争取党政重视支持。主动邀请区党政领导出席政协履职活动,亲自领办政协提案,亲自组织调查研究,亲自督促问题解决,在协商交流中推动政协建言成果转化。深化政协与部门的对口联系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对口协商、政情通报等形式,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深化政协委员走访村社、走访群众、走访企业,助力集中民意、助力矛盾化解、助力发展稳定的“三访三助”行动,建立“基层吹哨、政协报到”机制,通过履职触角、委员力量双下沉,助力基层治理提效。坚持让委员“唱主角”,通过优机制、拓平台、展特长等多维发力,不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努力实现从“要我履职”到“我要履好职”转变,积极助推政协履职成果落地见效。

 五、洞头区政协以“回访监督”推进履职成果转化的成效及启示

 在“大局”下思考,在“为民”中行动,洞头区政协通过守正创新、主动作为,以履职方向“明”、议题选择“准”、协商方式“活”、成果转化“实”的生动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落地生根、真实可触。

 (一)不拘形式求多样,在集成履职中双向发力。通过探索开门协商、开放协商等形式,以“基层吹哨”带动市、区两级委员联动履职,以不拘一格推进现场协商、网上协商、提案协商等方式有效运用。比如,以民生议事堂“三位一体”建设为抓手,按照“选题切合实际、建议易于操作、成果便于转化”的原则,系统搭建“百姓家门口”的议事平台。近两年来,已开展回访监督38场次,提出意见建议530多条,督办转化落实480余条,落实转化率90.5%。以政协专报、大会发言等形式向党委政府报送履职建议49篇,获主要领导批示交办28件,形成“党政满意、群众叫好、委员认同”的良好局面。

 (二)不建机构建机制,在回访监督中提升效能。改变以往“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工作思路,以推进工作落实和促进问题解决为落脚点,重点针对尚未落实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序时进度”和实施“跟踪监督”,达到了“调整纠偏”和“推动落实”的目标;针对已经落实的意见建议,进行“总体检验”和“总结提高”,达到了“持续深化”“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针对“离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协商开展回访,通过充分沟通形成合力,区教育局半个月就制定《优化鹿西小学“小而优”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提交区长办公会议及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再如,针对“重塑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快洞头城市蝶变”等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推动旧城社区配套实施提升项目、燕栖共享社区改造工程、中普陀文化园周边提升工程等30余个项目启动建设,谋划推进7个城乡未来社区项目。

 (三)不走过场重效果,在闭环管理中彰显质效。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纸上建议”到“路上行动”,从操作规范到绩效评估,延伸了履职链条,形成了工作闭环,改变了“建议止于批示”的履职模式,将闭环思维融入到一件件民生实事办理中,用建言“言值”、履职实效赢得了党政部门信任,收获了人民群众口碑,凝聚了更多人心共识。比如,在关于“无正常航班期间鹿西群众紧急救治转运”协商回访中,以高“言值”建议得到区委书记批办,并明确由区委副书记牵头落实。再如,围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议题开展回访,助推《洞头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要点》《关于高质量老年友好城市 打造“海上花园蓝色颐养”金名片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出台,助力图书馆适儿化改造、e养老年食堂建设等一批“一老一小”民生实事,让老年人和儿童充分感受城市幸福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