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民宗委提案:用好古道忆乡愁_工作动态_提案工作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提案工作>工作动态>>正文内容
省政协民宗委提案:用好古道忆乡愁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3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浙江有森林604.99万公顷,覆盖率达60.91%,是我省重要的绿色屏障和宝贵的旅游资源。在大山里、森林间,绵延着数千公里的古道,曾经作为古代交通的主要通道,现已成为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历史遗存,向森林要健康,走古道忆乡愁,已然成为一种现代人的时尚。2014年,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全省景观森林建设,建设一流森林休闲养生福地。”从久远的历史时空绵延至今的古道,正在渐渐进入现代生活的视野,成为现代人拾回记忆、走进森林和回归自然的时光通道。在2015年全省林业部门与19楼官网共同开展的寻找“浙江最美古道”活动中,征集到48个县(市、区)的古道100条,1500多公里,而实际数量远不止这些。据统计,我省森林旅游人数从2001年的1648万人次猛增到2014年的17705万人次。13年间,沿着古道走入大山上山的游客增加了11倍。古道,在发展森林旅游、促进村民致富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调查情况看,我省古道状况岌岌可危,古道的贯通性、历史性、人文性和景观性都在迅速消失。首先是道路碎片化严重。因人为损毁,古道满目疮痍或整体废弃、被公路覆盖或部分截断、被改造硬化等,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美感。其次是自然侵蚀严重。随着村村通公路、下山搬迁或外出打工,原先承载着重要交通功能的古道因长期无人行走而日渐荒凉、杂草丛生。三是人文古迹受损严重。古道沿途的古树、古桥、古庙、古建筑、古村落受损严重,许多具有优美景观效果、深厚人文底蕴的古道资源得不到良好的维护和开发,古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难以发挥。四是旅游设施和管理缺失。古道大多地处偏僻山区,缺少相应的生活卫生设施,游客留下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有些甚至对古道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对森林防火和野生动物保护也构成了威胁。综上原因,主要是人们缺乏对古道功能和价值的认知,政府缺乏有效保护和利用的规划,缺乏政策措施和资金扶持。

古道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一经毁坏,不可再生。为此建议:

开展调查规划。古道的保护和管理涉及林业、交通、文化、旅游、建设等部门,应明确牵头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在全省开展古道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和保存状况,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温州市由政府协调,林业部门负责,市、县(市、区)联动开展普查,出版《温州古道》,编制保护利用规划的做法值得借鉴。

实施修复保护。目前,省林业厅已下发《浙江森林古道修复规范指导意见》,省财政厅也安排了资金,启动了修复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建议加大对古道修复保护的财政投入,重点对路面修复修缮、两侧植被修复和景观改造、服务条件改善、标识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等给予补助。

科学开发利用。古道属线性文化景观遗产,要把散落在大山中的原始森林、古树名木、高山湿地、森林人家、森林食品和森林文化,以及古村落、古建筑、古桥梁、古庙宇等珍珠串联成线,在局部通过点线结合,形成独特的主题片区。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如“向森林要健康、走古道忆乡愁”等活动;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工商企业和沿途村镇共同开发;提倡跨县域联合建设,共同打造。

健全相关制度。制定古道保护办法,明确古道保护的责任、义务、权益,做到有法可循;确定重点保护路段,树立古道保护标志;明确保护职责,把任务分解到沿线乡镇政府;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在古道保护范围内开建项目。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