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 力推经贸合作

来源:联谊报 发布时间:2015-04-14 09:59:43 浏览次数: 【字体:
提案人: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省政协委员铁建设
意见建议:2006年商务部提出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对外投资合作举措以来,我省已建成3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越南中国龙江经贸合作区),2家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越美尼日利亚纺织工业园)。截至2013年底,5家园区总规划面积达21.18平方公里,实际投资5.3亿美元,带动了123家企业入园投资22.28亿美元。目前,3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都通过了商务部考核确认,各项发展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对我省企业国际化发展、推动我省产业转型有明显促进作用。如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带动了16家浙江企业走出国门发展,近几年内带动我省设备、建材、零部件出口约5亿美元。富通集团在园区投资建设了东盟地区规模最大的光缆工厂和检测中心,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是我省5家园区均位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重要地区的非洲、东南亚和俄罗斯。如鹏盛工业园位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园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合作,提高企业跨国经营水平。园区主要生产资源类产品并出口浙江和欧盟,极大拓展了企业的国际发展空间。
三是在园区的投资主体上,民营企业为主体,呈现出企业自发性、市场导向性的特点,规避与欧美国家的贸易壁垒和摩擦,实现了产品原产地多元化,拓展了国际市场。
四是我省民营企业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定位有良好的认知度,并自觉地将企业战略纳入国家战略这个更大的框架中去,进而通过把握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契机,积极扩大海外投资的规模和层次。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
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我省而言,继续扶持、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不仅是民营企业顺应产业转移规律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也是实现“腾笼换鸟”,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需要,更是积极融入和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要避免出现地方政府对企业“走出去”重视程度、工作深度、支持力度上逐级递减的现象。既要下大力气做好增量文章,把优质外商和投资项目招进来,扩大GDP和就业规模,也要盘活存量,积极支持企业将国内省内相对过剩的、低端的产业转出去。特别是对于一些受到经济效益、环保限制、资源短缺、贸易壁垒等方面制约,发展面临困境的企业,转移到适合的地方去,可以延长企业的生存期,实现有利于我省民营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总部经济”模式,扩大GNP和国际化资源占有。
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作领导机制
要把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建立由省领导担任组长,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外侨办、杭州海关、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分局、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等相关部门和园区牵头企业参与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作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作的合力。一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工作情况汇报。二是要根据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统筹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驻外使领馆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境外经贸合作区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协助园区做好与所在国和地区政府的沟通协调工作,以及在境外企业的领事保护等工作。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在财税政策、有关专项资金方面对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支持力度。二是尽快设立扶持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发展的专项资金,并按照实际投资额给予园区、园区牵头企业及园区内我省企业适当的补助。三是探索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开展商务基金参股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通过与专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开展合作,采用直接投资、跟进投资、融资支持等运作方式支持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
在优化服务方面,一是协调海关、商检部门为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开设便捷验放通道,明确规定对运往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原材料、机器设备、施工材料优先安排检验检疫,提供进出境环节通关便利,对于其他出口到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办公、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可由企业统一扎口管理,采取事先备案的简易管理程序办理。二是加强与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所在地政府的官方交流,通过援外培训、友城交流等方式,促进当地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三是指导和协助境外园区尽快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发挥平台作用,促进产业对接
要充分利用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和平台优势,推进我省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深化我省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经贸合作。利用浙洽会、西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大力宣传我省境外经贸合作区,引导浙江企业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平台扩大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投资,一方面将我省轻工、纺织等过剩产能有序转移出去,实现“腾笼换鸟”;另一方面,通过引导能源资源类及农业企业到这些地区投资,获取资源反哺我省经济发展。对于我省到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建厂的中小企业,也应适当给予财政的扶持,帮助他们在走出去过程中迈好步、走稳路。
走出去对外投资、拓展发展空间,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高级阶段。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正处于国际化发展的对外投资起步阶段,境外经贸合作区正是我省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一个良好平台。要抓住发展时机,尽快编制推进我省有关产业和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规划,就我省企业对外投资重点领域、结构、方式、规模等提出前瞻性、全局性和持续性的发展规划、路径和目标。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平台,以较小的代价进入国际市场。积极引导企业着眼利用国际人力资源和先进技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研发项目,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更深层次地参与海外资源配置和产业基地布局,增强企业国际战略意识,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整体提升我省企业素质和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