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五水共治>媒体报道>>正文内容
联谊报:台州政协:倾情助力黄岩院桥镇“五水共治”纪实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09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大彬 通讯员 蔡铭耿   字号:[ ][ ][ ]
黄岩院桥镇,有块被称作“都市桃源”的宝地——鉴洋湖湿地。这里水脉纵横,沙洲众多,果园、鱼塘随处可见,鹭鸟、白鸥凌波飞翔,是台州最大的内陆河流型湿地。尽管院桥镇拥有值得骄傲的生态资源,但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生态隐痛。
养殖业不规范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陋习,使得鉴洋湖湿地的主要水源——山水泾常年污泥浑浊、垃圾漂浮,对湿地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治理环境之殇,助力台州市“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建设向更深更实处推进,市政协将院桥镇作为“五水共治”民主监督的重点联系乡镇,深入开展专题协商、专题调研、专题视察、专题督查等工作,坚持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凝聚合力,倾力助推当地重塑秀美生态。院桥镇也自加压力,拉高标杆,全面打响建立“五水共治”长效机制攻坚战,逐渐勾勒出水清岸绿的江南水乡轮廓。
“样板河”引路:从“黑臭河”到“滨水绿廊”
山水泾是台州大规模开展水环境整治的缩影,也是院桥镇生态环境嬗变的开始。该河是台州市市级河道,也是院桥镇沿河居民最多的一条河,全长16.63公里。担任“河长”的台州市政协主席元茂荣多次组织委员到治水现场实地踏看,要求按照水质净化、河道美化、生态优化的目标,把山水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打造成为台州市“五水共治”的窗口工程、示范工程。
2014年,市政协首次开启常委会议的“户外模式”——将以“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建设为主题的市政协常委会议放在院桥镇召开,不仅让广大委员深入一线,现场督战,也进一步让全镇上下锚定了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的决心。经历过现场体验的市政协常委们,会后也积极联同部分市、区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等形式,共同呼吁市区两级上下联动,全力推进山水泾综合治理。
2015年,市政协积极响应省政协“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建设专项集体民主监督部署,组织开展“五个一”江河四季访活动,以元茂荣为组长的市政协民主监督小组深入治水一线,溯流而上问水情,积极发动沿岸沿线的群众参与治水,打好截污纳管、沿河拆违、养殖场关停、工业企业及“五小行业”废水治理、河道疏浚、河障清理等治水组合拳,有力促进了山水泾的综合治理。
山水泾通过三年多的整治,水质已从原先的劣五类提升至三类,如今正打造全长约1.7公里的沿河景观带。该景观带以绿色、生态为功能基础,以生活、休闲为功能主线打造城镇绿色廊道、休闲观光城镇慢行系统,拓展形成新型滨水绿色街区。
今年3月,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到院桥镇开展“五水共治”民主监督活动时,对当地打造生态河道的做法予以肯定,并鼓励院桥镇将该项工作一抓到底,进一步放大治水成效,惠及更多的群众。
当好“百晓生”:从“抵触”到“支持”
院桥是台州数一数二的养殖大镇,生猪存栏量占黄岩区的三分之二。大部分猪粪、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排入河,造成河水变黑发臭,污染水体,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开展畜禽养殖场集中整治迫在眉睫。
然而,整治并不容易,这其中既有养殖户对切身利益的寸土必争,也有对“五水共治”的误解,这一切远非简单的一纸“关停令”就可以化解。
画面切换到20158月的一天。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张华和院桥镇工作人员正准备到养殖户尤福兵家商谈养殖场关停的事,还没进门,就撞见尤福兵拔刀相向:“猪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让养,这日子怎么过?!”
经了解,尤福兵一家全靠养猪维持微薄生计,妻儿患病,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对此,张华与镇干部共同制定了周全的解决办法,帮助其争取到了困难补助,并落实了新的养殖场。其间,他还与镇工作组“三顾茅庐”,耐心解释政策,安抚情绪,逐渐打消了其固执抵触的念头,最终签下了关停的同意书。
“干部走得勤了,民众的心就近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干部工作细了,民众的结就解了。”为了早日拆除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市政协领导多次到现场督战,带领院桥镇干部与当地政协委员,一次次踏入养殖户家中做思想工作。
整治畜禽养殖场,不仅拆去了斑驳的黑影,同时拆去的是干群心中曾有的隔阂。去年,全镇共拆除沿河养殖场68家,实现了鉴洋湖流域养殖场零污染。
长效治理:从“单一治污”到“整体修复”
山水泾有众多支流,洋汇河是其中的重要一支。支流不清,干流不净,要彻底实现山水泾水清河晏,支流水系治理不容忽视。
作为土生土长的院桥人,包楚根是洋汇河形成和变化的见证人。据他介绍,洋汇河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段,是最近10多年,即使通过关停养殖场、截污纳管等方式,30年来严重污染、未经清理的河床,单靠河水冲刷很难消除污染。
为此,市区两级政协联动,对河道生态修复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通过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向党委政府及时反映,相关建议措施得到了当地的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
生态修复的第一步就是清淤泥。说干就干,2015年,院桥镇发起了全面清淤大会战。
打桩、填沙包、抽水三天三夜……洋汇河25宽、1.5公里长的河床终于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淤积最严重的河段淤泥厚度竟达3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院桥镇总共清理河道50多公里,清淤30万立方米,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
为彻底提升水体水质,院桥镇在完成清淤的基础上,引进了河道生态技术治理手段,启动洋汇河、山头里河两条断头河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水体自净功能,重现“水下森林”。
全民齐参与:从“要我治水”到“我要治水”
“你们自己赚了钱,却污染了大家共有的河道,你们扪心自问,对吗?工业废水必须纳管,没有任何条件可谈。”闹得最凶的时刻,镇党委书记徐勇在与企业主代表对话时说了这番话,把大家说得心服口服,最后全部同意按期纳管。
治水过程中,市政协充分发挥团结面广、代表性广的独特优势,广泛发动市区两级政协委员,汇聚力量,主动作为,多次赴院桥镇开展民主监督活动,既找问题提建议,又广宣传揽人心,与当地镇、村居干部一道开展护水行动,做“五水共治”的践行者。
由此换来的效果也显而易见,当地7家企业主动集资将排污管接入污水管网,院桥镇沙门店村自筹34万进行河道绿化,建设生态绿廊……类似的全民参与治水故事还在持续上演,唱响了一曲曲凝心聚力、助推治水的“合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