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郭艺:坚守非遗保护一线20年_委员风采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正文内容
省政协委员郭艺:坚守非遗保护一线20年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4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董思婷   字号:[][][]



委员名片:郭艺,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常委、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文化系统“十大岗位模范人物”、浙江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021年浙江民盟榜样人物”、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政协人”等荣誉。


走进杭州钱塘江畔的之江文化中心,一幢极富江南风韵的大型建筑外观格外引人注目:屋顶层叠错落有致,大小窗户排布墙面;透过一扇巨大的玻璃窗,一座古戏台映入眼帘……这就是去年8月底开馆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省非遗馆是全国首座大型区域性非遗馆,由省政协委员、省非遗馆馆长郭艺带领团队历时4年筹建完成,通过“口传·印记”“手艺·生活”“身心·智慧”“仪庆·精神”“演绎·风韵”五大板块,生动呈现了浙江非遗文化生态的完整样貌,也让浙江的非遗有了集中展示的大舞台。

浙江省非遗保护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均居全国首位。如何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湛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郭艺一直在努力探索。

出生于陶瓷艺术之家的郭艺,2006年就被评为省工艺美术大师。但在个人创作和非遗保护的岔路口上,她选择了后者,从被保护者成为保护者,也因此了解到了更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苦与乐、悲与欢。

这种经历、这份情怀,让她执着坚守非遗保护一线20年。

开馆仅一年,累计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举办到非遗馆过传统节、之江非遗大讲堂、“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等活动34场次;开展木板水印、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非遗传承人活态展示体验895场次;开展传承·致未来——非遗薪火研学体验活动146场……翻开周年运营报告,省非遗馆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实现了开馆即爆款,出道即出圈。

看着场馆里边看边认真记笔记的老人、兴奋地与装置互动的小孩、认真拍照打卡的青年人,郭艺笑了:“这一年,很累,但值得!”

“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郭艺一直认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应该从娃娃抓起。

让她欣慰的是,如今省非遗馆的参观者中,30岁以下的占45%,其中,将近一半是16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哪怕孩子们不具备深厚的知识背景,只是单纯地用眼看、用耳听,也很有意义。”

在省非遗馆里,有一个工艺精巧的古戏台,被称为“非遗之眼”,平日里会轮番展演全省58个传统戏剧项目折子戏。

每周末下午,这里是馆里人气最旺的地方。折子戏的演出时间大约是40分钟,小朋友们就安安静静地坐在台前,认真而投入地享受这40分钟。

“从神态和肢体语言中就能看出,孩子们非常喜欢。”郭艺说。

今年暑期,非遗馆推出了“风华万代——昆剧经典剧目专场”常态化演出,青春靓丽的浙昆演员登台,上演《西厢记》《牡丹亭》《蝴蝶梦》《玉簪记》等经典大戏。

一开始,演出安排在周日晚上,一些外地的戏迷遗憾地说参与不了,郭艺了解到后,马上将演出时间调整到周六下午。

“通过活动,我们也结识了许多戏曲的‘忠粉’。”郭艺颇感自豪地说,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浙江省非遗馆,“来浙江省非遗馆听昆曲吧”“最值得看的一次展”……这样的帖子有很多,创作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目前,省非遗馆展出了1022件(套)非遗技艺展品,每一件作品背后,都凝聚着几代手艺人多年的心血和智慧。

“很多展品是传承人无偿捐赠的,当中不乏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他们觉得作品能放在省非遗馆,是最高的荣誉。”郭艺说,曾经有代表性传承人对她说,省非遗馆就是他们的家。

在省非遗馆里,有一面百工墙,展示了500多位非遗传承人的手。参观者看着几百双手的操作活动影像,赞佩、敬仰、感恩……种种感慨油然而生。

据统计,我省196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在世的144位。其中,70岁以上占总人数的70%。“他们是民族瑰宝的守护人,是薪火相传的接续者。”郭艺带着团队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拍摄、保存,影像记录各种活态非遗。

“这是一个有温度、有传承的场馆。”驻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立中说,“我们在这里有深切的归属感。”

推动浙江率先进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工程,成立非遗保护公益基金,帮助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相关非遗技艺的IP孵化……“让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被更多人看见,就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以来,郭艺与传承人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她表示,将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传承非遗、赓续文脉。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