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片:丁列明,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省委会副主委、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领军人才、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总体组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工业大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科技重大贡献奖、浙江省首批科技型企业家等荣誉。
作为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中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首个国产ALK抑制剂、首个治疗肾癌的靶向创新药;响应国家号召降低药品价格,推动国内肺癌靶向治疗费用大幅降低,为无数癌症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一次次为优化生物医药产业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人才创业奔走呼吁;带队深入贵州大方、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定点帮扶当地医药事业……
丁列明用实际行动诠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心系家国的价值追求。
梦想:运用所学,解人疾苦
1963年,丁列明出生在嵊州石璜的一个小山村。从小目睹身边亲友被病痛折磨的无奈与痛苦,让他立志学医为人解除疾苦。
1979年,丁列明考取了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完成本硕学业后,他留校任教,于1992年被学校选派去美国访问研究。在美国的十年间,丁列明不仅获得了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还考取了医生执照成为一名病理科执业医师。但在异邦愈久,他心中的信念愈加坚定: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丁列明长期研究肿瘤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肿瘤病理学,考虑到靶向抗癌研究在国际上刚刚兴起,国内一片空白,2002年,丁列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一起回国创业,创立贝达药业。
“这个选择源自我的夙愿。”他看到了中国癌症病人对靶向抗癌药的迫切临床需求,也听到了国家对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召唤。
坚持:百折不挠,研发创新
丁列明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回国之初,作为国内靶向抗癌药的探路者,团队研发条件非常艰苦。
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有人劝他去做仿制药,投入少、收益快、风险小。“我们要自主研发,做更有价值的事。”他和团队克服了技术、资金、产业化等多方面的难关,始终咬牙坚持,甚至面对跨国公司2亿多美元的高价收购,都没有丝毫动摇过。
让丁列明最难以忘怀的是2008年。当时,项目准备启动最为关键的Ⅲ期临床研究,急需资金5000万元,所有投资已经耗尽,还欠了银行3000万元债务。好不容易找到有投资意向的基金,又因为世界金融危机遭遇变故。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项目前功尽弃的风险,在这最困难最紧要的关头,贝达所在地政府雪中送炭,通过下属的创投引导基金支持了15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使得Ⅲ期临床研究顺利启动。
此后,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863计划、火炬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帮助下,丁列明和团队经过艰苦攻关,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并于2011年6月获批上市,不仅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中国医药自主创新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贝达药业的成长经历,更成为吸引海外高精尖人才、鼓励医药创新创业的优秀范例。
2016年,当贝达药业迎来13周年创立日时,其研制的靶向抗癌药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丁列明作为第一完成人受邀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接受了这份殊荣。
奉献:履职尽责,服务百姓
研发国人负担得起的抗癌药,是丁列明的初衷。为了惠及更多患者,他坚持将价格定为比进口药低30%~40%,并与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合作,持续开展后续免费用药项目。丁列明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多次降价,入选国家医保目录及基本药物目录等。
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迅速走红,让丁列明更加坚信,唯有加快自主创新,才是破解中国老百姓“用药难”“用药贵”的良方。为此,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加强研发,又先后研发出中国第一个针对肺癌ALK靶点的创新药、浙江省第一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第三代肺癌EGFR-TKI,以及中国第一个治疗肾细胞癌的创新药,企业进入多产品时代。目前,贝达有20多项在研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汇聚更多人的智慧和力量,丁列明打造了双创平台——“贝达梦工场”,配空间、配基金,为有志于医药创新的科学家提供资金、技术和平台支持,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加入。
同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丁列明一次次为增进民生福祉呼吁、为优化医药创新体制机制建言,许多真知灼见被吸收采纳,助力推动临床研究从审批制改为到期默认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从审批改为备案、新药上市审批流程从“串联”改为“并联”……为加快新药研发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全国两会,丁列明提交了《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推动我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支持浙江改革创新加快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三件提案。
丁列明切身感受到,这些年,中国医药创新领域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仍需不断推动自主创新,继续吸引高层次人才以及好技术好项目。为此,他积极呼吁,进一步强化政策统筹和有效引导,让投资者敢于投资,创新者敢于创新。
令他高兴的是,一系列鼓励支持医药创新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实施,未来更加可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