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永远委员:有堵有疏发展畜牧产业_委员观点_委员风采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正文内容
戚永远委员:有堵有疏发展畜牧产业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9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当前,全省“五水共治”全面深入开展,作为农村治水重点,畜牧业水环境治理全面推进倒逼了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了生态精品畜牧业的发展。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治理手段单一。一些地方政府在治污水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把治污水变为关停畜禽养殖场,造成畜牧产业无处可去的尴尬困境。二是用地规划滞后。一些乡镇基层政府忽视了畜牧业的基础地位以及畜牧业与生态循环农业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养殖用地这一瓶颈更加凸显。三是政策把握有偏差。补助资金与关停带来的损失相比有较大差距,使得养殖业主对关停搬迁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上访或过激行为,阻碍了养殖场关停搬迁的进度。
畜牧产业是我省农业重点产业,农民畜牧业养殖收入占其纯农收入的1/4。在发展中,既要保市场供应和促进农民增收,又要有效化解生态环境压力。为此建议:
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在已明确畜牧业区域布局的前提下,按照“养殖过载区域适当调减,宜养区域适当增加”的要求,各地要正确处理好畜禽污染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县为单位,编制完善畜牧业用地规划,合理布局。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调整划定的禁限养区。根据实际区域区位、地形地貌,合理划分河道干流支流、主要交通道路等周边的禁、限养距离;另一方面,对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确需异地搬迁安置的,按照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局部修改,落实新的畜牧养殖用地,建立养殖小区,设定可承载畜禽养殖量,制订准入标准,推进标准化养殖。
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在对规模养殖场进行审批时,要明确落实畜禽排泄物消纳地,深入实施“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战略,发展“一个山湾一个场、一片果园一个场”,做到养殖场规模与周边消纳地相匹配、养殖畜种与环境需求相适应。特别是规模养殖小区,要新建与之相适应的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就近发展有机肥加工厂。组建区域性沼液、沼渣利用服务组织,通过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养殖污水、沼液、沼渣的收集、运输和利用,实现种养对接。对现有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严格落实“两分离”、“三配套”等要求,积极推广“猪—沼—作物”、“生物发酵床”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对被列入禁养殖区范围,但有较大异议的养殖场,要保住底子较好、能通过改造提升做到达标排放的大中规模养殖场,坚决关停严重影响环境的“小、散、乱”养殖场。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扶持政策,设立丘陵山地资源丰富的宜养区域的畜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对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商品有机肥生产推广使用和“三沼”综合利用实行奖补。新开发的农用地必需建设一定数量的沼液贮存池,进行地力培肥,列入强制性的验收标准。加大对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公共设施的投入,对建立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的社会化公共服务组织予以扶持。创建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和“猪——沼——作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