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委员:确保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不滑坡”_委员观点_委员风采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正文内容
刘毅委员:确保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不滑坡”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31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据联谊报    近年来,极端气候环境事件频发,加上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风险加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技术支撑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们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因为对地质灾害的一些征兆认识不足,防灾能力不足;老百姓主动防灾意识不够,对应急工作中突然停电、信息堵塞等问题的准备和估计不足;农村山区切坡而建的房子使多发、小点的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加大;重大工程的地质选址评估、地质安全和稳定性监测和动态管理不足。
地灾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应急性的特征,从调查、监测、预警、搬迁避让、综合治理到科学规划、风险管理,每个都是重要环节。为此建议:
进一步夯实基础,抓好调查和动态管理。目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预案主要建立在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以及后期多次排查的成果基础上,这些成果对迅速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概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夯实基础,抓好调查,健全地质灾害隐患动态管理制度。对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各地要及时更新隐患点和群测群防数据库。
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构建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共同责任制,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地方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开展重大工程的地质稳定性监测。在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建议对重大建设工程,不仅要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还要建立重大工程的地质安全档案,加强地质稳定性监测和动态管理。
进一步做好目标管理,抓好综合治理、搬迁避让。加大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避让搬迁工作力度,让更多人降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风险。
进一步培养意识,抓好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公众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意识。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