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花间豪士”何水法委员_委员专访_委员风采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正文内容
访“花间豪士”何水法委员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1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罗韦   字号:[][][]

据人民政协报    何水法与同样是全国政协委员的莫言是多年好友。莫言眼中的何水法“艺高人胆大,霜重色愈浓”。

画如其人。莫言说何水法的画是“闹”的,“这种‘闹’是热烈,是热情,是热爱。”因而,何水法的画也是“热”的,“是生活中的热浪扑面而来,是人的热情跃然纸上,是与寂寞、孤僻、牢骚、冷嘲等病态情绪对抗的。”

画里画外,何水法始终传递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与其说是由他的美学理念决定,不如说是性格使然。

“新花”怒放

从艺50余载,何水法一直在寻求突破。16岁进杭州工艺美校,32岁考入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画研究生班,44岁全面转向大写意创作。然而不管画风如何变,何水法画作不变的“主角”是花。

126日,何水法发表微博“‘新花’怒放!纵使花痴也不识!”画了150多种花之后,他每找到一种新花总是心花怒放,即使有时叫不上花的名字。

何水法爱花,他称画过的花为“老朋友”,“花看我,我看花,物我两忘。”

而很多人不知道,画家何水法的艺术之路是从习书开始的,而启蒙老师就是他的母亲。

在何水法五六岁的时候,经常看到母亲用一杆墨绿色、红毛尖的小楷笔记账,“写一手好毛笔字。”何水法的母亲看到儿子感兴趣,就买了印着柳公权正楷的描红纸,让他练字……

日复一日地练习使何水法养成了爱观察的习惯。暖瓶、脸盆、火柴盒上的图案……生活中随处见到的画片都成了他临摹的对象。

生在杭州、长在杭州的何水法年轻时为了写生,跑遍了整个杭州城。有一次,他在孤山西泠印社门前写生,为寻找合适的角度,愣是退进了西湖中。“当时是冬天,还是来杭州的一个上海游客把我拉了上来。”何水法记得因为全身湿透被公交车司机拒绝上车,自己足足跑了2个多小时才到家的窘境。

杭州的太子湾是何水法每年必去的地方。有一年,他在那儿画樱花,“从花苞开始一直写生到开放,一连画了5天。”他每年夏天到西湖曲院风荷画荷花也都是顶着烈日……选择好时节对写生很重要,多年下来,何水法练就了一个本领———掌握了各种花适合写生的时间。

从学生时代以来,何水法坚持写生,他把写生当做是他与生活的一种“对话”,寻找最朴实灵感的过程。他写生的足迹遍布国内外,与很多城市也因花结缘,如山东菏泽。

42年间,何水法14次赴菏泽画牡丹,光画箧里保存的牡丹写生稿就有数百张。

197549日,何水法第一次到菏泽写生。每天早上5点多他准时骑着自行车下乡,中午就着白开水吃两个烧饼,傍晚6点多返回住处,一天画10多个小时。人黑了瘦了,但对牡丹的感悟却越来越深。

在菏泽写生的牡丹墨线稿当时获得了艺术大师刘海粟的赞许:“疮痍满目小楼寒,静极无聊酒瓶干,忽见山东菏泽本,敢遣春色上毫端。”刘海粟在其《存天阁谈艺录》自传文章中提及曾临摹了何水法的牡丹写生稿。

有什么样的肯定比大师临摹更让人信服?1976年,西泠印社首次向全国发行花鸟画四条屏,何水法的牡丹作品入选。而另外3幅分别是吴茀之的紫茉莉、诸乐三的鸡冠花和陆抑非的向日葵。

能与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首领人吴茀之,著名国画家、艺术教育家诸乐三以及中国花鸟画大家、美术教育家陆抑非等3位大师的作品一同入选,让当时只有30岁的何水法遭到了非议——“沾了与他熟识的前辈大师的光。”而那时的何水法远不如现在自信,他还专程跑到杭州书画社询问自己的作品是否同其他3件一样受欢迎。

然而获得了肯定答案的何水法并不敢骄傲,因为刘海粟曾说过他将来有一种可能是“昙花一现”。这4个字让何水法一直以来都有危机感,他也至今牢记刘海粟的话:“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社会人,也和任何普通人一样,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始终在追求中。”

1978年,何水法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作为“文革”后招收的首届中国花鸟画专业的研究生,正式拜入陆抑非门下。

这是何水法从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从专攻工笔画到画大写意,就是因为陆抑非的一句话——“水法呀!你堂堂八尺男儿,不能老画工笔,也要画点有气概的东西。”

如同关山月先生评价何水法的那样:“你有了工笔的根底,再画大写意,好比黑夜行路有明灯,怎么走也不会迷路。”所以,何水法的这次转型很顺利。

何水法从陆抑非那儿学的不仅仅是绘画的技巧,还有对待创作的态度。他至今还记得:有一天,他陪陆老逛花圃,第一次见到了“龙吐珠”,陆老异常兴奋,到处找纸,想将眼前的花画下来,最后问工作人员要了一张小纸片,站在那儿一丝不苟地画起来。

这一幕对何水法的触动很大。后来,何水法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感兴趣的花要马上画下来,不管是在火车途中还是在饭店里,有时画在信封上,有时画在餐巾纸上……一次次的“邂逅”被何水法记录了下来,于是他的不少作品干脆就叫作《偶得》。

有时为了画花何水法还有些“疯狂”。有一次采风遇到了暴风雨,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跑”到了花地里,回来后冻得发抖却还向同行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见到的场景,“那些花呈现出来的千姿百态绝对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中看不到的。”

研究生毕业后,何水法进入浙江画院,走上了专业美术创作的道路。1992年,他创作了成名作《一串红》,以花木的全景式画面打破了传统花鸟画“山石+花木+鸟”的固有程式,被一些美术评论家称为是“中国花鸟画史上的一次革命”,这幅画也因此入选第一届全国花鸟画展。

《一串红》的出现看似偶然但绝非偶然。一天早上,何水法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看到的峨眉山万年寺前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的一串红,还没有洗漱的他马上开始创作,“灵感一来,就像指挥千军万马一样,喷薄而发。”他的灵感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多年脚踏实地写生的厚积薄发。

后来,何水法的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但他仍在不断创新。何水法的夫人就吐槽何水法是“花”痴,“天天琢磨还能画什么花,不但要有新意,还要能入画。有时半夜三更还在想,想起来就要画。”

即使这样执着,还是有遗憾。何水法曾在台湾花莲看到一片黄色的花海,但当时没有画下来,“赶行程,而且导游说到下一站垦丁也有这种花。”后来他寻遍了台湾却再也没看到这种花。至今回想起来,他一直觉得惋惜。

现在面对诸多的社会活动,何水法要求自己每年的花季“一门心思画画、看书”,那段日子里他的生活都很规律,每天创作10

个小时直到后半夜。

以“画”为媒

“生活是艺术生命的动力源”,何水法常说“不仅要琢磨画什么、怎么画,更要清楚为什么画。”这是一种“反哺情结”,是他对社会的担当。

以“画”为媒,何水法不仅教专业院校的学生,也教农民画画。

20164月,何水法又一次来到河南孟津县平乐村,教农民画家画牡丹。

何水法与平乐村因牡丹画结缘。平乐村素有“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称号,已经形成了一条从种牡丹、画牡丹到销售牡丹画的完整产业链。

2011年何水法赴洛阳举办个展,应结识的农民画家的邀请参观了平乐村,并被那里近两千亩的牡丹种植园和专心创作的淳朴农民画家感动了。性情中人何水法产生了一个念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当地建一个农民画院的想法也落在了案头。

不久,何水法捐建了“希望画院”。与教技巧相比,他更希望“让农民的视野跟上时代的脚步”,依靠知识致富。何水法很自豪,“平乐村的第三代画家也出来了,有近10个孩子考上了美院,知识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一段时间下来,何水法看到了“拿锄头的手拿起画笔”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之后外出采风时都会鼓励当地的农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2012年,何水法到浙江衢州采风。衢州素有“中国日柑之乡”、“农民画之乡”的美誉,“柑橘可是很耐画的东西啊。”何水法认为衢州完全可以发展农民画产业。

说起下乡采风,何水法回忆了两件有意思的事。50多年前他去浙江兰溪写生,最爱当地7毛钱的红烧肉,“再来一杯白酒,太痛快了。”或许因为身体的原因现在不能多吃肉,何水法很怀念以前去各地采风吃到的好东西。

另一件事何水法还未讲就开始大笑: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去兰溪游埠镇采风住在了兰江边的一个招待所。当地没有自来水,他每天到江边刷牙洗脸,“有一天刚刷完牙,一转头就看到不远处有妇女在洗马桶。”他说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画面。”

其实,何水法外出写生的地方大多条件艰苦,并不总是像人们想得那么光鲜。也正是因为写生时的所见所闻让何水法有了走进寻常百姓生活的机会,了解到了群众所想所盼。

2013年,何水法将对平乐、衢州等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带到了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推广“希望画院”模式破解农村文化艺术发展瓶颈实现精神文明成果基层共享》的提案。他建议在广大农村针对当地特色建设“希望剧院”、“文化礼堂”等机构,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扶植引导,一方面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拓展增收渠道。

近年来,何水法持续关注农村文化发展。2016年底,他还到宁波象山调研当地“文化礼堂”的建设情况。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感悟就这样被何水法融入了履职中。

200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何水法即使再忙也要参与调研、提交提案以及社情民意信息,不敢懈怠。

初为政协委员的那两年,何水法为更多地了解百姓诉求,甚至想到了在微博上征求提案建议的办法。令他没想到的是,在网上征求建议不到24小时就有200多条的评论和留言,内容涵盖很多方面。“履职灵感像创作灵感一样源自于生活”,何水法认为生活积淀很重要,这也是他喜欢参与调研的一个原因。

2016年,何水法就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4次调研:全国政协“繁荣社会主义书画艺术”调研组及深入生活书画创作组赴海南的调研;全国政协赴赣闽考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全国政协赴上海、云南调研慈善组织的发展;全国政协赴上海电影制片厂、癌症康复中心和安徽安庆黄梅戏剧团等文艺单位进行文化产业和文艺繁荣的专题调研。

调研中,他也总是发挥画家的本行,为基层群众送去温暖,或为敬老公寓的老人们书写“福”字和春联,或赠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书法作品给革命老区……

除此之外,何水法参加的很多慈善活动也都是以“书画”为媒。印度洋海啸、雅安地震、玉树地震……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时,何水法的父亲正在重症监护室里接受抢救,听闻灾情后他用了三天两夜创作出3幅书画作品义卖赈灾。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浙江省政协常委,何水法的担当还体现在他对老人和孩子这两个群体的关注上。

今年1月,何水法参加浙江省政协全会时,提出“二孩政策开放后,有关部门应更加关注幼儿教育,特别是03岁幼儿的培养与教育。”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何水法将关注点放在了老年人身上,“广场舞是一项有益的老年文娱活动,要保护广场舞,对于噪声扰民等问题,要合理规范,而不应该一禁了之。”

“抱华楼主”

天天与画打交道,何水法却说“要做超越画家做的事”,总是身体力行传播文艺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何水法提交的《关于〈富春山居图〉“合璧故里”展出的提案》引发了一场热议。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的水墨画,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被烧成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何水法3次赴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没有看到《无用师卷》,于是才有了这个建议。建议一提出,就得到了郑欣淼、冯骥才、冯远、王文章、梅葆玖等全国政协委员的附议。

后经多方努力,《无用师卷》和《剩山图》于20116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何水法不敢居功,但颇感欣慰,见证那一刻时他直呼“圆梦了!”

其实,何水法与《富春山居图》的缘分远不止于此。他在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地之一杭州富阳庙山建造了自己的国画研究院———抱华楼。

取名“抱华”,何水法说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花鸟画家他“拥抱鲜花”;二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要拥抱中华文化,拥抱我们热爱的祖国”。

抱华楼建筑本身就是一大亮点。“中国画强调‘天人合一’,即对自然的尊重。”何水法的建筑也表达了同样的尊重,尤其在“让”树方面:台阶上、屋檐下会猛不丁出现一棵树挡住行人去路,人们已很难分清哪些是山上原有的,哪些是后来栽种的。

现在抱华楼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文化交流功能。谈到这个话题,何水法提起了他2011年的欧洲之行。那年,他在欧洲奔波了一个月,在8个国家和地区游历。每天晚上,他都会打开电视寻找中国画面,而结果却是“只看到了几个镜头。”

无限感慨外,也更加坚定了何水法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决心。近年来,抱华楼已举办了30多次展览。而他在国外的展览也获得了充分的认可:2013年,波兰、意大利先后成立“何水法艺术中心”;2015年,当选“乌克兰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和意大利昂布罗修研究院院士……

“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0年来,何水法提交的49件提案中大部分都是关于文化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建议扶植民营艺术机构,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复兴;2017年,建议通过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呼吁恢复传统“花朝节”弘扬中华优秀民俗文化;2013年,建议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平衡发展;2012年,呼吁重视城市文脉保护……

这些提案都出于何水法对文艺工作的思考。而在众多文化提案中,何水法最关注的是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

“一个意大利的小学生会不知道达·芬奇吗?不会。可是我们的小学生大多数不知道与达·芬奇相近时代的徐渭与八大山人。”2011年,何水法向全国两会提交提案建议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因为经常出国进行文化交流,何水法也格外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状况。他发现,海外华侨华人子女所读的教育学院大多以推广汉语和传播国学为主,对于中国哲学、艺术、历史、风俗等广义上的文化传播较少。

2011年,何水法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为海外华侨华人子女加强传统文化培育的提案》,反映了之前出国办画展发现的“中文教材不够接地气”的问题。对此,他建议增加海外华侨华人子女教育的师资,并撰写既符合他们所在国国情又符合他们文化基础的教材,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远程教育手段配合实际院校教育,弥补师资的不足。这件提案还被全国政协评为了优秀提案。

有政协委员朋友向何水法取经,“如何提高履职实效?”何水法说就是要多看多想,他笑称自己“爱管闲事”:“看到小区的管道被挖了,都要去问问为什么。”

“爱管闲事”之心即责任心。因此,善于发现问题的何水法提交的提案总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无数次听闻藏家几十万、上百万购得的作品被鉴定为赝品,何水法很痛心,于是,2016年他提交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快艺术品版权和衍生市场建设;就有些博物馆将珍品束之高阁的现象,何水法于2008年提出馆藏场所不该“怕虎关山”……

对于文化对于履职,何水法有着“火红”的热情。他喜欢红色,“热烈、阳光,激励人不断奋发向上。”冬日里的他更是常穿一件红毛衣、一件红外套,再戴一条红围巾。

年逾古稀,但壮心不已。何水法说他还要在画风上求突破,在履职中一马当先……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