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3月5日下午至6日,住浙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在各自界别小组或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一个求真务实、鼓劲提气的好报告。
“中共十九大报告对过去的五年作出‘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判断,政府工作报告很好地佐证了这一判断。”郑继伟委员说,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近60%。旅游、健康、养老、体育和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的发展,容量有很大扩展,质量有很大提升,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浙江这些年来在乡村旅游、马拉松赛事、养老等方面发展迅速,希望政府更重视幸福产业的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目前我国金融结构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银行、证券、保险为主的现代金融市场和P2P、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多类型的地方民间金融市场并存。地方民间金融在弥补金融的不足、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其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影响了正常的地方金融秩序。”陈小平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快构建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解决地方金融监管顶层设计、监管法律地位、监管职责、监管协调、监管手段以及监管处罚等问题,既要发挥地方民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又要提供监管有效性以便筑牢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堤坝,探索走出我国地方金融监管的特色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国大运河项目已经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沿线各地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机遇,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大运河跨地区、跨行业管理和线性活态的特点,既要综合施策、持续发力,也需要全球经验的互动共享。”吴晶委员建议,有关部门立足实际,拓展全球视野,积极借鉴和汲取国外运河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让千年大运河在新时代下绽放出新异彩。
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段树民委员很高兴。这位担任浙江大学医院医学部主任的院士委员长期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他说,基础科学研究过程往往需要“打持久战”,建议国家对基础科研有个稳定的支持,使科研人员在更宽松的科研环境中发挥自由探索精神,释放更大创新潜能,攻克重大科研项目。
讨论中,委员们围绕报告提出的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委员们说,报告提出要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建议加强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的合作,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构建我国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等,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委员们表示,要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