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社科界别:我省人才生态环境需补六大短板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省政协社科界别:我省人才生态环境需补六大短板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6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据联谊报    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人才生态环境最优省份,并制定实施了“五位一体”人才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六大短板:城市房价高企,居住成本高昂;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时间成本偏高;水质污染严重,饮用水质量偏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难以满足需求;大院大所大企供给不足,对人才的承载能力较弱;国际化和对外开放水平偏低,难以引进和留住国际人才。为此,提出以下六项对策:

加强人才公寓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人才安居问题。当前我省亟须更加灵活地匹配人才的需求,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缓解高房价对人才的挤出效应。一方面,扩大保障房建设规模,探索建立“内循环”流转机制,形成一个独立于商品住房市场的保障房流转市场,从而隔绝商品住房价格上涨的冲击。另一方面,试点建设一批以较大户型和大户型为主的人才公寓,并将其从保障房体系中单列出来,以满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恒产者有恒心”,补齐住房保障的短板,将极大地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人才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的热潮。

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和交通文明建设,着力优化交通环境。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公交、地铁车站位置,实现公交、轨交等各种公共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与无缝接驳。以举办亚运会等国际赛事为契机,加快建设城际公交,与轨道交通形成互补。全面推行城市公交一卡通,并配套设置合理的阶梯式价格优惠政策,鼓励公交出行。大力推进交通文明建设,强化对市民出行观念的引导,使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加强“五水共治”和饮用水水源管理,着力提高饮用水质量。坚持治理存量与优化增量两手并举,一方面,狠抓截污纳管工作,加快实现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置体系全覆盖;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嘉兴太湖引水、千岛湖引水、舟山大陆引水三期等引调水工程,着力提升城市供水能力,促进城乡饮用水质全面提升。加强饮用水水源管理,加快编制实施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完成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摸底评估,优先治理超标水源。各级政府及相关供水单位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并将监测信息及时向全社会公开,以消除有意来浙发展的人才对饮用水安全的顾虑。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重点发展高等师范类院校,创新培养方式,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重视职后培训,学习教学理论和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偏远山区、海岛地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稳定欠发达地区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间均等化配置,继续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帮扶县提升计划”以及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在教育投入上向落后地区适当倾斜。探索建立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把师资丰富地区或学校超编教师调整到缺编的地区或学校任教,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逐渐缩小浙南、浙西地区同浙东、浙北地区的教育资源供给差距。

加强大院大所大企的培育和引进力度,着力提升人才承载能力。对研发实力强、产业化潜力大的科研机构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创业创新,打造“类硅谷”的科技生态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入驻。在科学论证和规划的基础上,以义乌、海宁、绍兴等有条件的中等城市为载体,全面构建包括金融、保险、会展、商贸、物流、旅游、教育培训、法律会计、中介咨询等领域在内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和营销总部集聚,最大化产业关联效应,促进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的产业从传统的板块经济形态向现代产业集群形态转型,全面提升人才承载能力。

加快城市国际化和对外开放度,着力提升国际高端人才集聚水平。加快国际化生活社区的规划布局,使国际社区的管理、文化氛围、医疗服务、宗教场所等能够满足外籍人才、在浙华侨的需要。推进公共服务国际化,研究制定符合国情和省情的境外人士劳动保障体系,整合公安、外事等外籍人才服务项目,建立统一的外籍人才服务窗口。办好和扩大现有国际学校,积极推进本土学校国际化,解决在浙外籍人才子女的入学问题。加强城市国际化软环境建设,提高对外开放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体系和制度环境。积极放大“后峰会、前亚运”效应,借助承办世界游泳锦标赛和2022年亚运会等国际赛事的有利契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国际化形象,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集聚浙江。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