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秋委员:破解乡村发展用地瓶颈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陈桂秋委员:破解乡村发展用地瓶颈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8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a9341f6670f342e5b5c0bb0c52e3a0ac.jpg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用地保障,但目前我省乡村发展用地空间保障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乡村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城乡发展用地政策有差异,发展机会不均等。

村庄规划和空间资源配置存在不够合理的现象,制约乡村产业发展。

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规划空间不突破、生态环境不破坏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创新举措,着力破解我省乡村发展用地瓶颈,探索打通“两山”转化的空间通道。

为此建议:

创新规划方法和项目落地方式,探索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弹性规划。创新村庄建设用地规划方法,参照城中村享受城市建设留用地的做法,按全村土地总面积的一定比例或全村人均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引进城市资源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创新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方法,规划布局上可留指标但不定空间位置,待有了投资意向者,由村集体组织和投资方联合选择项目选址后,再作规划落地和土地农转用。

高质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发展用地的集聚、节约、生态化使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目标和任务上要与乡村振兴规划相衔接;在空间上要与村庄建设规划及村庄设计相配套。

顺应我省山地村庄发展思路,推进“浙江山居”计划。高水平建设一批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创建“浙江山居”品牌,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走出一条具有文化积累的特色道路,为“大花园”建设增光添彩。

采取相关支持措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建设投资方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对接制度,规范和完善乡村产业项目涉地合同保障制度,建立乡村规划建设技术服务制度。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