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8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省政协经济委员会   字号:[][][]

编者按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大趋势。以旅游业为中心,结合相关产业进行资源整合,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省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省旅游集团、省城乡规划院共同组织力量,全面了解我省近年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兄弟省份经验做法,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加快我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据联谊报    

我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当今世界,产业融合已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自开启全域旅游发展时代,旅游业逐渐成为“横向成链、纵向成群”的综合性产业集群,体现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从资源本底看,我省山海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安吉余村、莫干山农家乐成为全国农旅融合的行业标杆;宋城旅游演艺、横店影视旅游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动样板;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开创了“旅游+金融+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浙江风景依托于文化而存在,依托于文化而升华,展现了旅游与文化融合共生的资源禀赋。

从产业基础看,我省经济实力雄厚,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次于上海与北京,八大万亿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我省旅游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和接待游客人次快速增长。2017年,全省共接待游客6.41亿人次,旅游产业总产值达10600亿元左右,提前一年实现1万亿元目标,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新动能。旅游业等八大万亿产业为浙江旅游与各产业融合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基础,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指数级增长的潜在要求与重要抓手。

从顶层设计看,20159月国家旅游局启动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6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更明确了未来旅游业要向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20178月浙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20186月我省发布的《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2)》提出要积极推进跨行政区的旅游功能区建设,大力培育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率先把浙江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旅游业改革创新引领区”“旅游业带动乡村振兴样板区”。

从社会效益看,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显示,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指数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仅次于江苏省,位列第二。2017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总投资11988亿元,投资超50亿元的旅游项目53个,其中投资超100亿元的14个。投入建设的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达到17个,落地项目超过110个;全省新增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7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9个、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6家、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7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9家,果蔬采摘旅游基地70家,从企业数量、涉及行业、分布区域看,旅游与产业融合的速度和行业跨度都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我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着发展规划相对滞后、资源整合不够、主体培育不足、机制有待健全等方面问题,有待改进。

加快我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统筹规划,引领“旅游+ 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为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强系统谋划,完善产业规划体系。围绕建设“大花园”“大景区”的目标,研究制定与之配套的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等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着手编制《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形成横向融合、纵向呼应、相互配套的旅游规划体系。二是搞好衔接工作,加强规划统筹协调。推进多规合一,加强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以规划融合促进产业融合。三是强化落地执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坚持一个规划管到底、一张蓝图画到底,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规划的引领和执行。四是突出规划重点,鼓励业态融合发展。加大旅游与农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大力开发健康养生、赛事演艺、研学等特色旅游产品和新业态。

培育龙头,带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一是搭建发展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涉旅龙头企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参与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二是加快资源整合,构建本土化大型综合旅游集团。加快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做大做强龙头景区。以文化旅游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化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省级大型旅游企业为主体,推动省属涉旅资产划转整合,建立统一的省属旅游资产运营管理平台,整合管理省属企业和省级机关部门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的宾馆、酒店、招待所。三是强化项目支撑,谋划推动一批产业融合示范项目。围绕“出精品、树典型、创经验”的目标,奋力打造一批有特色、规模大、示范效应强的精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以达到以点带面效果。四是突出资本运作,加快旅游企业资产证券化步伐。积极推进权属明确、能够产生可预期现金流的旅游相关资产证券化。支持符合我省旅游发展战略和上市条件的大型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实现浙江旅游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政策支持,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属地化管理,理顺资源管理体制。建立重大事项谋划、重要规划审核、重点项目推进、市场监督管理和跨部门跨地区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市县(市、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机制,基本形成“统筹规划、统筹产业、统筹执法、统筹考核、统筹营销”的全域旅游领导体制。二是保障用地供应,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积极探索点状供地、征用+挂牌、征购+转移、收储+挂牌、收回+租赁、审批+修改等新模式解决项目用地问题。进一步细化利用荒地、坡地和边远海岛开发旅游项目的支持措施。进一步明确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房车营地等新业态旅游用地政策。三是优化金融环境,建立灵活开放的投融资环境。整合交通、发改、林业、农业、水利、城建等部门扶持资金,向示范区项目倾斜。对列入省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财政贴息贷款扶持,安排旅游项目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省旅游发展基金要足额拨付,高效利用,并根据财力增长和旅游业发展适当增加。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加强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通过项目带动,发掘专业管理人才。强化人才培训,重点培养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