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级政协委员热议G20杭州峰会(下)_政协要闻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要闻 >>正文内容
我省各级政协委员热议G20杭州峰会(下)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19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霜 张丹丹 周大彬 郑锐 朱修萍    时间:2016年9月15日 版面:第A4版 字号:[][][]

据联谊报

 

住浙全国政协常委、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G20杭州峰会已经落幕,峰会背后的深意与影响力令我们久久回味。G20峰会就如它的会标,是一座四通八达的桥,连结起友谊、合作与未来,也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更响亮、更有力的“中国声音”。

这是中国首次主办G20峰会,中国在世界经济议题设置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了极大提升。中国通过直接参与这一机制,得以有机会讨论一些重大国际规则的制定。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中国将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进一步与G20成员国及世界各国融为一体,并推动中国对外经济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同时,峰会还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了解了中国,弥合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彼此的认知差距,在两者利益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平庸”的状态。过去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诸要素,如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等都慢慢衰退。新科技和新产业还没能形成规模,无法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强劲动力。此次杭州峰会给“新平庸”开出的药方是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主席B20峰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体现了改革创新的勇气和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分享了中国实践、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我全程参与B20峰会开幕式,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让我备受鼓舞,觉得肩上的担子更加重了,包括浙商在内的中国企业家都应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把握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大历史机遇,求得自身的发展。

如何把握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机遇?我觉得对企业而言关键是4个字:创新、共赢。正泰正在走的国际化道路就是紧扣住了这4个字。

从最初的低压电器领域起家,正泰历经32年创业创新,逐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电力设备全产业链企业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伏发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我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创新,就是如何超越自己。借助G20契机,中国企业可以加快“走出去”步伐,更好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我热切期待全球企业能够共同优化资源配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互联互通中共享机遇,相互扶持、相互联动、彼此包容,实现共赢。

 

省政协常委、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隗斌贤:以绿色金融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G20杭州峰会上通过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定义、目的、范围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增强金融体系动员社会资本开展绿色投资能力的七项自愿可选措施。峰会前夕中美两国元首在杭州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加入《巴黎协定》的决定,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两个大国愿与各国共同抵御全球气候变化积极而有力的信号。

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有效利用而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项目融投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的金融服务,就是要动员和激励更多的私人和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并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产品解决绿色投融资面临的绿色项目外部性内生化、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缺乏环境风险分析能力等问题。要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信贷贴息、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绿色股票指数和碳交易碳金融、建立绿色担保机制和绿色保险制度、鼓励金融机构环境压力测试和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等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再贷款、PPP等模式创新多维度满足绿色发展的投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由此可见,推动绿色金融创新不仅可以撬动更多的私人、社会资金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投向绿色项目,还可以在信贷投放上重点支持优质高效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引导资金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退出,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正因为如此,绿色金融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全球性的,所以更加需要在G20框架下推动绿色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对此,G20杭州峰会通过的《综合报告》,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环境。中国作为倡议者、推动者和合作者,一方面要加快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力度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并为引领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大宏:抓准时机,接轨国际卫生体系

 

 

“古诗云最忆是杭州,期待何日更重游。”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多次对杭州饱含深情的赞美,让我深感自豪。

《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中提到全球卫生是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要素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传染病爆发等卫生威胁可使卫生体系过载并外溢到其他领域,中断经济运行并阻碍可持续发展。近几年,中国对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越来越多,如帮助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病毒等,这是中国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

本次峰会提出现在和将来要以更加完善、统一、协调的方式强化卫生体系,促进卫生服务的普遍覆盖,为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应对全球健康威胁奠定基础。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切实将大健康理念落实到医疗卫生服务之中,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将健康理念融入全局,将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今年8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作为一名医生,我感同深受,重任在肩。我和我的团队经过多年实践和摸索,发表的《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及推广》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为卫生创新领域作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G20峰会胜利闭幕,杭州为世界留下惊鸿一瞥。我在这里读书、工作,感动的是遇到的每个病人对健康的渴望,对生命的感悟。浙江卫生事业在经过前几年快速发展后,基础设施硬件已经向前迈进一大步,但在就医人文环境等软环境和精细化程度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G20峰会为主动接轨国际架通了一座新桥梁,要积极主动抓住机遇“走出去”,提升内涵大步前进。

 

省政协常委、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商务研究院院长郑勇军:内外一体拓展贸易空间

 

 

G20杭州峰会上,实现G20贸易部长会议机制化,批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达成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贸易体系的共识。这次峰会将对未来全球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大大加快我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进程。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内贸驱动为主阶段、外贸驱动为主阶段后,开始进入内外市场一体化驱动为主的第三阶段,我省理应在中国流通体系乃至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省政府在“浙江省内贸流通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内外市场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战略地位的国际商贸功能区”的战略目标。因此,加快推进内外市场一体化进程,建设以杭州、甬舟、金义为核心区的世界级商贸功能区,是我省推进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建议,接下来需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亟须把杭州建设成为以国际网络贸易见长的新兴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杭州是“中国电子商务之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等优势,全力强化网货采购中心、网络贸易物流信息中心等。二是亟须把宁波—舟山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和进口商品分销中心。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口资源和物流资源,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及上海自贸区建设。三是亟须培育一批兼具国际采购中心和进口商品分销中心功能的新型专业市场。把义乌建设成为在全球日用品贸易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级商贸都市区”和在全国开放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级开放经济特别功能区。同时,加快推进柯桥中国轻纺城、海宁(中国)皮革城等大型专业市场国际化进程。四是亟须培育一批兼营内外贸、兼具线上线下网络渠道优势的大集团、大平台。继续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和大中型制造企业并购国外成熟的营销机构,实现外贸和制造主导型企业向内外贸市场一体化经营的新型综合商社和跨国集团公司转型。五是亟须构建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和内外市场一体化发展需要的跨境物流网络体系。支持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空港)、宁波—舟山港(海港)、义乌国际陆港(铁路)为核心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筑“空中新丝路、海上新丝路、陆地新丝路”的高效便捷的物流通路网络。

 

省政协委员、省茶叶集团董事长毛立民:落实峰会成果,强化创新意识

 

 

我在本届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备受鼓舞,感受颇深。

习主席强调要把改革进行到底,包括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具体联系到我省的茶叶行业,尤其像浙茶集团这样一个内外贸并举的茶叶专业公司,特别希望二十国集团能将贸易一体化建议落到实处,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并形成政策的溢出效应,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

当前,茶产业自身在供给侧改革上的任务很重。一是供大于求的矛盾愈加突出。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叶产量增长迅猛。茶叶供需失衡已日趋严重,茶产业面临着去库存、去产能的压力。二是产业布局不平衡。首先,区域布局不平衡:东部地区在茶叶科技、品牌和出口方面虽占据优势,但面临着茶叶资源和劳动力相对匮乏的短板;中西部地区茶园发展较快,资源丰富,但存在着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市场渠道较窄的不足。其次,出口产品结构不平衡:以绿茶出口为主,其它茶类出口比重较低;有机茶发展不够,品牌茶叶较少,效益差,经营自主权少。三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茶产业机械化程度还不够高,对于劳动力的依赖性较大。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茶产业的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四是科技创新力度不够。低附加值的原料茶居多,高附加值的深加工茶产品及其衍生产品较少。因此,利用现代技术和工艺对茶叶进行深加工开发,全价利用茶,在食品、保健品、药品、日用品等领域跨界开发茶资源,是茶产业的重要优化突破方向。供给侧改革目的是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要通过改革唤醒茶叶行业的企业家精神,把创新列为战略首位。提倡茶资源的跨界开发,全价利用,让生产资源和社会资源真正按市场规则来配置。提高供给侧改革的质量和效率,让更多的资本、技术回流到实体产业当中来。增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茶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

 

杭州市江干区政协委员、杭州欣锋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洪鑫:三大机遇成就未来

 

 

作为民营中小企业代表参加本届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我最深的感受是: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充满自信和底气;最深的启示是: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机遇的到来。

本次峰会传递出三大自信。一是成果自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成果有目共睹。二是文化自信,中国悠久历史沉淀的智慧和文化为中国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三是道路自信,中国方案的成功以中国道路为基础,为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方案”的现实思考。

盛会的成功举办意味着三大机遇的到来。一是创新发展机遇。中国成功经验没有先例,是从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并不断在创新中发展成熟的体系和制度。这种“从实践到体系,从体系到制度”的做法,为世界经济提供了有益参考样本,也给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创新发展的难得机遇。二是人才储备机遇。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联动交融已日趋常态,80后、90后纷纷走向世界各地学习,无论人数规模还是涉及的领域都是空前的。他们是未来中国工商界走向世界的“弄潮儿”,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的“双向人才”。中国政府从“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到亚投行的发起,从“十三五”规划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给世界经济供给动能,创建了良好的创业空间和成长环境,这种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三是建立智库机遇。关键时刻,事在人为、势在智为。人,永远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建立智库,是要建立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思想、专业智库。G20峰会再一次告诫我们,企业建立自己的智库极为重要。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企业常态,企业家要有“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勇气和谋略,才能够使企业长盛不衰。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