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浙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全面深化改革_政协要闻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要闻 >>正文内容
住浙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4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张丹丹    时间:2017年3月14日 版面:第1版 字号:[][][]

据联谊报    改革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每一道算法,都需要集众智;每一次突破,都需要聚众力。住浙全国政协委员凝心聚力,为制度更加完善、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群众更有获得感积极建言。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政府“放管服”

“我们一定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都凝聚着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放管服”改革,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政放权,多“简”才算是简政?放管结合,怎样避免“长短手”?优化服务,如何才能让百姓更有获得感?作为我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创新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被住浙全国政协委员屡屡提及,大家认为,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放管服”。

全国政协委员徐向东认为,“最多跑一次”听起来是办事跑的次数问题,但从深层次看,是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倒逼政府部门减权放权的有力举措,它要求政府部门舍小利求大义,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百姓办事便捷。

“‘最多跑一次’也是加强政府部门作风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徐向东建议,政府部门在提高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基础信息共享,加强社会监督,进一步推动工作。

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说,“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政府变成真心服务企业的“店小二”,降的是制度成本,升的是企业获得感。他建议利用互联网+,构建大通关信息平台。他期待,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最终目标,可以一次都不跑,全部程序都在网上办结。

以税收政策改革,促进残疾人就业

“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引导社会兴办福利企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蔡秀军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行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暴露出三大亟须解决的问题。

蔡秀军说,现行政策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或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可减免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随着近年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逐年递增,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与3.5万元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严重挫伤了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吸纳残疾人劳动力的积极性。

现行政策没有考虑到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所录用残疾人员工的伤残等级问题。蔡秀军提出,不管是录用等级最高的一级伤残还是相对较低的四级伤残的人员,用工单位都只能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利于残疾人就业状况的整体改善。

蔡秀军认为,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需紧跟时势、与时俱进,相关部门应主动衔接、有效对接,会同民政等部门系统修订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为此,他建议,取消退税额每人每年3.5万元封顶限制,实行退税额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员工伤残等级的不同,建立分等级差别化退税优惠政策,特别是对用工单位招录的伤残等级较高的残疾人员工,要适当提高税收优惠或者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顺应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小型化趋势,科学设置用工数量门槛。

以监管改革,促金融风险防范

“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让全国政协委员黄廉熙感触很深。

控风险,毫无疑问是金融改革的一大关键词。近年来,金融领域监管部门陆续制定了各类审慎监管规则,覆盖了资本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并表管理等各个领域。从事30多年律师职业的黄廉熙在工作中发现,风险控制手段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她建议银监会等一行三会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方式。进一步完善公章电子管理系统,完善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大投资者正当利益的保护力度。金融机构作为专业机构,应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引入第三方力量,通过成立相应的储备基金和保险机制,用于垫付或补偿金融风险中投资者的损失。同时,加快推进执法机构和监管机构的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从源头上加强对风险的防控能力,加大执法机构的前期介入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保障投资者的个体权益。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