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面朝大海,是浙江的属性,浙江的勇气,呈现着无限潜能!
春暖花开,是发展的天机,时代的浪涌,展示着美好未来!
环看全球,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知名湾区,都是目前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方。
“目前,全球高端要素竞争的主战场就在湾区。”
10月19日下午,一场“面朝大海”的协商座谈正在进行中。提办双方围绕省政协“推进杭州湾大湾区建设”重点提案,交流看法、增进共识、共话未来。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提案办理座谈会,省长来了,省政协主席来了,提案主办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和22家会办单位的负责人来了。主办、会办单位还对提案建议提供了30件书面答复。
今年省政协从立案的697件提案中,选择了12个方面18件提案作为重点提案,确定了11个方面13件提案作为专项提案。这件关于“推进杭州湾大湾区建设”重点提案的办结,标志着今年省政协重点提案、专项提案均已结案。
“非常满意。”参与提案的委员表示,主会办单位对提案建议认真调研、逐一答复,备受鼓舞感动。
这件提案为什么会得到高规格办理
提案阐明了湾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出,杭州湾是我国最具实力、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具有发展高水平湾区经济的基础和优势。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沿海沿湾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温州、台州六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79.8%,其中,湾区核心区生产总值占到全省的57.7%。
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就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和规划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和城市群的要求。15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接力建设杭州湾大湾区建设。
去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重点建设杭州湾经济区”。建设杭州湾经济区成为省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此后,浙江积极推进实施“大湾区”建设,2018年5月,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规划建设大湾区,事关浙江全局,事关浙江未来,是实现我省“两个高水平”目标的新时代选择,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次办理的4件提案方向一致、各有侧重,选题看得准、建议提得好,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这是主办、会办单位的一致评价。
“大湾区建设,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座谈会上,袁家军省长这句话,让委员们倍感振奋。
这件专题重点提案产生的背后
“推进杭州湾大湾区建设”专题重点提案既是团体提案,也是个人提案。
这件专题性重点提案,由致公党省委会提出的第25号提案《关于实施推进“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的建议》、叶碎高委员提出的第167号提案《关于做好杭州湾大湾区空间总体规划,促进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建议》、严建立委员提出的第439号提案《关于要高度重视大湾区建设规划编制的建议》以及钱水土委员提出的第476号提案《进一步加快推进环杭州湾区发展的建议》共同组成。每件提案,篇幅不长,分量十足。
“注重湾区绿色发展,打造以一流优美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现代化高品质国际城市群。”致公党省委会提出,杭州湾大湾区建设,要落实城市“双修”、倡导城市更新,高标准制定产城融合规划,造就绿色生态保护的高品质生活圈。
从2016年开始,致公党省委会持续关注大湾区发展这一课题。去年,经过认真细致调研,形成关于实施推进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的7点意见,报送省政府,引起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致公党省委会多次进行调研,修改完善形成提案,紧扣大湾区建设创新资源不足、协同效应不明显、产业分工不清、人才集聚欠佳这四大短板精准发声,提出具体建议。
叶碎高委员撰写这件提案看似偶然。“一次海外亲友询问杭州湾一带的房价,让我开始关注并研究杭州湾发展。”身为水利专家的他,对湾区建设产生了持续的兴趣。他经研究发现,杭州湾大湾区内浙江省、上海市所属的多个行政区域,产业结构雷同,环境互相影响,资源配置错位。“要打破行政区域约束,以大湾区为地理、经济区域单元,进行空间总体规划,摸清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人口经济要素等家底,划定陆域、水域功能区和保护线,实施空间开发与保护统一管控。”
世界级大湾区,需要高层次、大手笔的统筹规划。严建立委员经过调研提出,为推进大湾区建设,规划要升级、基础要提标、区域要协同、产业要互补、政策要协调等。
钱水土委员参与杭州钱塘江金融港湾规划研究。“湾区的竞争力在于科技创新。”他对世界湾区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目前,浙江湾区产业仍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一个动力强劲的大平台、大引擎。他呼吁,杭州湾大湾区应借鉴旧金山湾区的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高质量办理成果凸显
提案高质量办理体现在高度重视上。
袁家军省长在整个提案办理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提出明确意见和要求,指导提案办理工作落实。主会办单位把这一提案办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专门制定办理方案,列出办理时间表,成立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办双方持续保持沟通、协商。
就在两个星期前,作为提案主办方的省发改委主任孟刚,专程来省政协汇报该重点提案办理情况。
“提案办理单位领导多次打电话给我,沟通探讨湾区建设,真让我感动。”钱水土委员如是说。
“看了今天的提案答复,与之前几稿又有不少改动。沟通过程中的意见,也得到了很满意的答复。”严建立委员如是说。
提案高质量办理体现在认真落实上。
针对叶碎高、严建立委员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高水平编制空间规划,省发改委表明“现在正在做”。《浙江省大湾区空间规划》正加快编制中,目前省级已形成“1+N”大湾区空间规划阶段性成果。《大湾区重大战略平台空间规划编制导则》已制订印发。
致公党省委会以及钱水土委员呼吁,补齐创新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精准地点到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处。对此,省发改委的回应信息量很大:建设综合创新能力全国领先、数字经济全球领先的杭州“硅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打造全球新型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区;以数字经济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4件提案还不约而同提到强化交通先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少建议已被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吸纳,落实到相关举措中。下一步,浙江将谋划打造世界级港口群,谋划完善湾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支持铁路等通道规划建设。
此外,省政府将积极创建自由贸易港、谋划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加快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开展大湾区区域规划环评,深化推进“湾长制”;研究制定人才、户籍、土地、用海、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环境容量等专项支持政策……提案中的建议,逐一有回应。
提案高质量办理体现在持续推进上。
“进一步加强大湾区建设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战略协同。”
“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大湾区建设。”
“建立高端人才库,建立统一管理服务平台。”
“加快‘五水共治’,向湾区治理延伸。”
座谈会上,提案方进一步补充建言4个方面、11个问题。
袁家军省长认真记录、给予肯定。委员们满怀信心地表示,大湾区建设是持续推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杭州湾大湾区定将实现“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面朝这一片明日之湾、未来之湾、希望之湾,政协委员始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同频共振,齐心奏响大湾区建设改革开放最强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