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浙粤三地政协委员热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政协要闻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要闻 >>正文内容
沪浙粤三地政协委员热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19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顾意亮 李宏 林仪 鲍蔓华 揭春雁    时间: 版面: 字号:[][][]

据人民政协报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高度强调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创新驱动,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协同发力。在近日召开的上海、浙江、广东三省市政协全会上,针对目前还存在的不适应和阻碍创新引力、创新合力、创新活力、创新动力、创新竞争力的体制机制问题,委员们开方出招。

以创新链布局长三角产业链

“创新必须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社会需求。”在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全力实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四大战略,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专题讨论环节,陈大吾委员谈及上海如何以创新为抓手、以创新链布局长三角产业链时如是说。

“对上海而言,创新驱动应该以产业服务为切入点,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在陈大吾看来,上海可做的产业服务有很多,如针对传统企业制定新的产业标准,引导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产学研一条龙服务,在产业规划、科技咨询、技术改进和技术转移方面提供服务;对接科创板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等。

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观点,民盟上海市委会在政协全会上的发言也有强调。民盟市委会此前对上海自贸区的调研中发现,“制度创新对功能培育的直接推动作用还不够、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和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市场主体对制度创新的获得感还有待提升”。

此前的“中兴事件”让国人感受到了一颗小芯片的分量。“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资产、高折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在海外并购、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强化制度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民盟市委会建议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要,在金融、税收、信息、人才管理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开放政策,通过系统集成的制度创新,提高这些重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创新还要面向社会需求,解决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群众呼声不断。农工党上海市委会调研发现,中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进口产品垄断的现象仍较为严重。多位从事一线医务工作的委员认为,医疗器械的创新灵感来自于临床,医院和高校作为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的原始创新端和应用创新端,在研发周期中的创新作用非常显著。

农工党市委会建议,建立上海自主创新医疗器械的展示、交易、培训和售后服务平台,帮助中小医疗器械企业开展产品售后服务和医生培训,降低中小企业产品研发与转化的成本。

“打好‘创新’组合拳,打通上海自主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化最后‘一公里’”。关注这一问题的陈芳源委员提出,要研究制订上海高端医疗器械及时进入市场的创新政策。同时,加大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积极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示范工程,鼓励医疗机构使用本市自主创新医疗产品。推动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列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创新器械产品,扶植企业尽快进入盈利期以增强企业的自我回血功能。

一流的创新平台和一流的创新企业深度融合

从超前布局国际一流的之江实验室,到设立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搭建了一流的创新平台,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浙江创新的另一强大动力来自一大批根基深厚、实力强大的民营高技术企业,它们为成果转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世人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之时,在众多的施工企业中一家依靠自主研发进入名单的浙江民营企业——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显眼。港珠澳大桥28.5公里桥面,全线85道伸缩缝,其中83道启用了路宝桥梁多向变位伸缩装置技术。

“应用在港珠澳大桥的桥梁多向变位伸缩装置不仅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专利金奖,更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但每一项新技术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应该得到规模化产业化应用。”作为一名创新实践者,省政协委员、路宝集团董事长徐斌在浙江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呼吁,突出成果转化导向,打通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重视“课前投入、课中监督”的同时,更要重视课后优秀成果的转化应用。把成果转化率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部门工作计划。

徐斌关注到,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过程缓慢,还没有形成一个可循的实施方法和路径。

浙江创新创业氛围浓郁,徐斌认为要实现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规模化产业化应用,须完善“浙江制造精品”、“优质创新产品”等浙江省重点自主创新产品指导目录,健全创新成果评估机制,在现有引导性鼓励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具体操作细则,出台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政府采购先试先用。“使用创新成果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责任和非议,要建立适度‘容错’机制,打造创新成果转化新格局新优势。”徐斌建议。

“科技创新突破给产业发展带来的是巨大的机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技术基础渐渐筑牢,现在优势体现出来了。”面对创新话题,省政协委员,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东感同身受。

海洋能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而我国近海潮流能更属于世界上功率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2009年,林东正式组建了研发团队,开始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研发。20161月,世界首台“3.4兆瓦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总成平台在舟山正式启动下海;同年7月,该项目首批1兆瓦机组顺利下海发电,8月成功并入国家电网。

林东连续几年提交提案关注科技创新,此次他的提案主题是:着力提升浙江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已经进入自主创新的新时代,将成为下一个重量级的创新型国家。”为此,林东建议,鼓励民营企业兴办工程中心、研究院,打通民营企业研究院与传统高校院所之间人才双向流通的通道,对浙江省自主研发有重大突破、具有世界级前沿颠覆性项目纳入到之江实验室,同时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中心、研发平台,让主动创新、积极创新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巨大动能。

创新驱动要解决“卡脖子”问题

“广东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就难以取得根本性的重大突破。如何解决“缺芯少核”与“卡脖子”的问题?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广东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一步。

2018年,广东省政协开展了“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层次投入体系,提高广东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专题调研。10月,省政协就此又召开了对口协商会,省长马兴瑞对省政协协商成果批示要求:采纳建议,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时,参与了省政协调研协商的董美玲委员指出,广东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参与不足。而且在项目考评方面,过分依赖论文数量,成果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董美玲认为,要充分认识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对催生高新技术、颠覆性技术的重要作用,多措并举,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层次投入体系,持续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健全稳定投入机制。完善选题机制与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环境。

“要驱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就要做原始的、自有的创新,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全部实现自主可控。”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岳学军委员也呼吁。

作为长期从事电子信息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的专家,岳学军表示,广东省应重视应用基础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攻不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最近大家都关注芯片问题,从技术角度而言,芯片往下还有编程语言等更底层的技术,除了芯片设计外,背后还有集成、制造等问题有待突破。”

科技创新的底蕴是人才,是教育的改善。来自民盟的张晗委员建议加大对高校长期潜心于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吸引和培养一批瞄准世界最前沿科技开展持续基础研究的顶尖科学家,抢占新一轮科技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省政协委员梁琦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香港的科技实力和潜力能够弥补广东的短板,而广东的产业完备、制造业强大、产业工人队伍庞大等,正是香港所缺乏的。“香港有40多名两院院士,有45所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又是世界公认的自由经济体,能为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提供很好的环境支撑。”梁琦说。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人才向企业集聚,向实体经济集聚,这个国家或地区就是充满市场活力的。我们要设计相应的机制,吸引人才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流向民营企业。”

张晗认为,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业链不完整,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核心人才、核心原料、核心技术没有储备的问题。他建议,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合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