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晨曦初露,“小商品之都”义乌迎来了一天的繁忙时刻:国际商贸城人流如织,不同肤色的顾客在大量采购,义乌铁路口岸成千上万件“中国制造”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一路西行……
从当年的“鸡毛换糖”到今天的“一网连天下”,义乌的商业在迭代中不断创新,其中物流快递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8月29日上午8点半,距离论坛开始还有半小时,省政协民生协商论坛的分会场——义乌义新欧新丝路政协委员会客厅里已经有不少委员落座,他们都对这次“推进快递外卖业绿色发展”的议题格外关心。
10点25分许,镜头对准了义乌分会场。作为“义新欧”班列的建设者、参与者,省政协委员、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第一个发言,他认为,物流运输业具有明显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的特性,单靠企业很难完成“全程绿色”。他建议,物流领域企业可通过选择更为环保的新型运输工具、优化运输路线来实现绿色化布局;通过“互联网+物流”模式,搭建车货匹配平台,降低空载率;建立健全政策法规,设立行业准入制度,提高运输设备的技术标准,对实施绿色运输的企业实行政策性税收减免的“绿色补贴”政策。
“科技是推动物流快递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冯旭斌呼吁,加强对新科技手段的激励和支持力度。义乌市政协委员、义乌商城集团的斯可安说,在义乌,每天都有无数货物从这里打包运往世界各地。仅今年7月,义乌邮政和快递业务量就达到4.46亿件,仅次于广州,位居全国第二。伴随贸易量快速增长的,是堆积如山的包装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商城集团市场每天产生的垃圾有近50吨,其中近三成为快递包装废弃物。
虽然过度包装没必要,但很多商家为了防止差评,还是要里三层外三层地打包。他建议推广绿色包装强制性标准,并加强包装技术研发;完善快递外卖包装回收渠道,与垃圾分类工作衔接;加强绿色包装宣传,引导、鼓励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和循环利用。
“从当年全国最早的淘宝9.9包邮,到今天的拼多多6.9包邮,义乌的快递费用屡创全国新低,全国很少有城市有义乌这种优势。”义乌市政协委员、吖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东亮提出,在推广新的绿色包装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成本问题。他建议通过新技术的研发,在环保的前提下,也能降低包装成本,在绿色、减量、可循环上做文章。
上一篇:郭敏(专家和界别群众代表、省交通运输厅专家委员会委员):持续推进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 2019-10-24 ]
下一篇:乐清分会场:好好看 好好听 好好说 [ 2019-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