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烟花”很冷,有一个地方却很温暖。为防御台风“烟花”,长兴不少学校、农村文化礼堂等成为临时安置点。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歌声,从长兴县雉城街道第六小学临时安置点传出。
挥动国旗,唱起红歌,观看奥运……第六小学临时安置点热闹又温暖,这个临时“避风港”被很多人当成了“新”家。
室外风雨交加,室内温馨热闹,长兴县政协委员、雉城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沈玉美和回龙山社区书记胡佩带领社区志愿者们,组织安置点的群众观看奥运赛事、齐唱红歌。
随着“烟花”应急响应升级,沈玉美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劝导,将辖区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陆续转移到抗台避灾点。
“我们除了要保障群众的安全,也要让他们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因为担心大家在安置点内情绪消极、生活枯燥,现在又正是奥运期间,安置点教室内刚好有相关播放设备,沈玉美便和社区工作者们组织大家一同观看奥运赛事,并以红歌唱响爱国情,既为中国健儿加油,又以奥运精神振奋大家的情绪,以更大的力量和信心,度过台风这个难关。
“太好了!我也来唱一首!”“中国队,加油!”……窗外,“烟花”来势汹汹,风声雨声不断;窗内,欢声笑声掌声不止。
“为了让大家在安置点生活得更舒心,我们还专门组建了服务队,为避灾群众提供暖心服务。”沈玉美和志愿者一起向避灾点人员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对安置点中的孤寡老人,他们还随时留意观察,并记录其需要的药物以便随时购买。
据统计,截至7月26日上午10时,雉城街道共排摸城区低洼内涝点位和区域34处,提前做好相关点位应急排涝设施设备准备工作,完成人员转移1045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