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泉井边村的空气为啥甜?政协人挥洒心血的甘蔗林丰收了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衢江区泉井边村的空气为啥甜?政协人挥洒心血的甘蔗林丰收了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01日 来源:同心苑   作者:何于盛 荣中华   字号:[][][]

据同心苑    初冬时节

正是甘蔗成熟之时

走进衢江区后溪镇泉井边村

空气里充满了甜甜的味道

……

甜甜的味道从哪儿来?路过的一位大妈乐呵呵地说:“那是甘蔗榨糖后散发出的甜味!”

顺着大妈手指的方向,一片广阔的甘蔗林映入眼帘。现在是甘蔗成熟的季节,村民们正在地头忙着收割,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泉井边村丰收的甜味

也是

衢江区政协

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

向基层延伸

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成果丰硕的味道

泉井边村坐落于江山港沿岸,有2300多名村民。近年来,村里一直处于“无产业、无项目、无规划”的“三无”状态。

“我们村种植甘蔗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可都是村民零散种植,没形成产业。”泉井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三富介绍,今年初村里提出发展甘蔗产业的设想,但是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也随之而来——集聚发展产业在土地科学规划、高效利用等方面存在难度;传统作坊生产的红糖品质不一、品牌效应不强……

了解情况后,衢江区政协多次组织政协委员、部门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等赴村里深入调研,积极开展“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等活动,持续助推泉井边村甘蔗产业发展。

“村里目前有甘蔗种植面积500多亩,其中,村集体甘蔗林有约300亩。而去年此时,这300亩地还是一片抛荒沙滩地。”刘三富说,抛荒沙滩地华丽转身为丰收黄金地,就是区政协履职助推的成果。

“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土地规划利用建言献策,有关部门充分吸收意见建议、及时采纳落实。如今,我们迎来了大丰收……”回想区政协的一桩桩履职故事,刘三富既感动又心疼,“有一位委员顶着烈日在村里调研,不慎摔倒,脚踝肿了好大一个包;晚上9点多,委员们还与我们村干部促膝长谈……没有他们的积极助推,泉井边村甘蔗产业发展速度不会这么快。”

村民徐水良曾种过10多年的甘蔗,在甘蔗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着较丰富的经验。如今一说起区政协,他马上竖起了大拇指:“我现在主要负责管理村里的甘蔗种植,自己的一技之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可多亏了‘请你来协商’!”

“以前,我只能种点蔬菜等农作物。通过区政协的助推,村里发展起了甘蔗产业,我才能来甘蔗林里干活,收入比以前增加不少哩。你们闻闻,连空气里都充满甜蜜的味道……”村民高水仙的这番话,道出了广大村民的心声。说话间,她已经把一捆捆甘蔗搬上三轮车,准备将其送往村里的榨糖工坊。

这座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榨糖工坊,从萌生想法到落成开工,也处处凝结着政协人的汗水。“特别是工坊初期的规划建设,大家就是通过‘请你来协商’活动凝聚起了共识……”提起榨糖工坊,刘三富口中的高频词便是“请你来协商”。

甜蜜的味道从工坊里不断散发,而在甘蔗林旁的小道上,不少游客正亲身体验甘蔗榨汁带来的乐趣。来泉井边村调研的后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利刚还主动为游客刨起了甘蔗。“通过区政协开展的‘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等活动,我们好多干部近来变身为‘宣传大使’,为远方来客递上香甜的甘蔗,讲述泉井边村‘一根甘蔗’的共富故事。”

深情殷殷,成效满满。近日,泉井边村的甘蔗林里,一场“民生议事堂”活动火热进行,委员们和有关单位负责人、村民代表等围绕农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协商交流,进一步为甘蔗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泉井边村目前种植了12个品种的甘蔗,其中,果蔗8个品种、糖蔗4个品种,预计今年甘蔗产业可为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接下来,泉井边村将进一步引入甘蔗品种、拓展种植面积、擦亮“甜蜜蔗礼”品牌,为甘蔗产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的名字叫三富,泉井边村已经从‘三无’跻身为‘三有’,现在,我要带领村民村集体奔向富村富民富精神的‘三富’,努力铺就泉井边村的共富路。”言语间,刘三富满是自豪。

支撑这份自豪感的是衢江区政协的一张履职报表——今年以来,区政协先后8次组织政协委员等赴泉井边村开展调研,围绕相关主题举行“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等活动3次……

衢江区政协主席杨苏萍表示,接下来,区政协将深入挖掘发挥“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等平台的优势作用,进一步聚焦“三农”发展建真言、献良策,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