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文新政协工委深挖创新社会管理源泉 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西湖区文新政协工委深挖创新社会管理源泉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19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霜   字号:[][][]
  本网讯 看,老包又来找我了。”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政协工委主任沈建梁笑吟吟地拎起电话,唠起了嗑,说的是小区里噪音的事儿。
  老包包彦衡原是文新街道沁雅社区业委会主任,70多岁,古道热肠,遇上难事,来找沈建梁;遇上高兴事,来找沈建梁;逢年过节总不忘问声好,有时还非要上门送点自家制的食品。
  “以前老百姓对我可没这么亲。”2010年,文新街道政协工委成立,这也是杭州成立的首个政协基层工委。成立伊始,老百姓对政协工委知之甚少,有了事也想不到敲政协的门,因此沈建梁的办公室和电话都挺冷清。
  冷清归冷清,文新政协工委并没有着急,而是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从一件件小事、实事做起。
  文新街道有12个社区,文新政协工委在每个社区都设立了政协工作联络员和信息员,联络员一般由党工委副书记兼着,信息员多是市民代表和民意代表,每半年召集委员、居民代表开一次民情恳谈会,共征集意见60多条,涉及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治安状况、精神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截至目前,居民意见建议全部得到办理和回复,办结率、回复率均为100%。
  包彦衡的掏心掏肺、无话不说,就是因为去年文新政协工委办成一桩事,让他信服。
  最近几年,老年人时兴跳舞健身,但文新街道有几百号老人的翩翩舞姿找不到安放之所。在小区里跳,有人嫌吵;到花园里跳,地盘太小;沿着街边吧,容易影响行人,也不安全。老包为这事东奔西走,求告许久,最终找到了文新政协工委,沈建梁就把这事装在心上。来政协工作之前,沈建梁干了十几年的民政工作,跟老百姓经常打交道,各方面关系也好,在考察筛选了好几处地方之后,最后在康恒大厦的地下一层腾出了空地。此时离老包开口还不到一个月。
  “解决停车问题,找寻晾晒场所,扶正倾斜围墙……我们做的工作就像一滴一滴的水,不大,却明亮。积攒多了,汇成清泉,功夫深了,水滴石穿。”沈建梁说,两年来,文新政协工委提出的30余条意见建议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其中最下功夫的还属“一户一表”改造。
  文新地区旧有小区的基础设施因历史和失修等原因,逾万户水电煤“一户一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头号难题是改造费用没处落实,其次是部分小区的开发商已转让或倒闭,找不到人。文新政协工委深入了解问题根结后,三番五次与开发商、物管公司、住户、行业集团进行沟通,建议落实好小区内公建费用,解决“一户一表”问题。目前,亚洲城等小区已完成改造。
  随着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和深入,文新政协工委积极开展“委员进社区、调研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活动,将辖区内的政协委员纳入到工委组织体系,邀请他们参与工委组织的信息分析会、调研、视察等活动,让老百姓认识了解政协委员,让政协委员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西湖区政协委员、皓月口腔门诊部主任胡亮义务为居民讲授口腔保健知识;西湖区政协委员、区文化馆馆长宋静带领大伙练习声乐演唱技巧;西湖区政协常委丁常菊是杭州巾帼西丽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文新政协工委开展的“三进”活动中,她义务为10户困难家庭提供家政服务。家住雅仕苑的何敬夫妇双双残疾,位置高一点的地方没法清洁。丁常菊得知后立马安排家政人员上门服务。家住府新家园的王远洋因此还给丁常菊发来短信:“谢谢你给我们困难家庭带来关心和帮助……”
  西湖区政协主席张岐赞扬文新政协工委深挖创新社会管理的源泉:“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不但丰富了基层政协组织政治协商形式,而且也为广大委员搭建了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平台,促使政协工作更接地气。”
  原西湖区文新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学龙对文新政协工委工作作出这样的评价:架起了与居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