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市政协:
守护“希望田”同心助共富
据人民政协报 6月的浙江金华乡村,秧苗碧绿随风起伏,瓜果香甜长势喜人,田野间跃动着希望的脉搏。走进金华市浦江县仙华街道曙光村,连片平整的农田生机勃勃,崭新的灌溉渠纵横交错,宽阔的机耕路四通八达。
2019年以来,金华市已完成集中连片3000亩以上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5个。田成方、路相通的现状,让村民感到种粮更有奔头了。而变化背后,政协力量助力着荒山变良田。
耕地非粮化和碎片化问题是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金华市政协委员、浦江县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赵建山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走访后,提出要通过土地平整恢复耕地,努力完善配套建设等建议。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如今成效已初步显现:仙华街道曙光村等6个村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将全部用于双季稻种植,预计年增产优质稻谷106万公斤。更让村民高兴的是,机械化耕作程度显著提高,种粮效益明显提升。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金华东阳市政协围绕粮食生产安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修订出台:持续加大粮油种植补助,新增对在省、金华市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活动中获得名次的以及获得浙江省好稻米金奖、优质奖的予以1-3万元不等奖励……农户创先争优积极性大大提高。东阳市政协委员陈国红也一直在关注整治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生产的问题。优化政策扶持、加强培训引导、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等金点子凝聚了陈国红委员的诸多思考。
在金华市金东区,上演着网络游戏QQ农场的现实版本。在金东区政协2025年同心助共富“金田共享”签约仪式现场,9家企业和单位认领了58亩共富农田,助力农民增收。这个从2022年开始的项目鼓励企业家委员、国企、社会资本认领闲置农田,构建“企业﹢集体﹢农民”经营共同体的创新模式打造“金田共享”数字化应用,整合农田资源和农村闲置劳动力,开辟强村富民新路径,实现年均助农增收近300万元。
规整田块形状,减少异形田块,便于机械作业;提早规划粮田种植,增加田块改造实用性;开展土壤耕作层情况调查,出台耕作层土壤修复机制,有效制止“两非”整治后土地二次抛荒……近年来,金华市各级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耕地保护的提案、建议每年都有30多件,由省、市领导领办推进。
从田间地头的调研建言到政策落地的持续助推,金华市政协以打造“八婺同心助共富”工作品牌为牵引,凝聚起委员智慧、社会力量与群众心声,织就了一张守护耕地的“同心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