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政协助力具身智能“突围战”——
“甬”动AI “智”造未来
据人民政协报 乘着AI的时代热潮,近日在宁波举办的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不仅让人一睹全球前沿技术,宁波展示出具身智能领域的深厚功底和卓越能力也让人耳目一新。
这厢,展会规模创新高,获上百媒体关注,展示近千AI场景,促多领域合作。那厢,由宁波市政协召开的聚焦“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高层次协商会,也聚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有识之士。
“宁波形成了覆盖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以及软件开发、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体系。”
“宁波在港口运营、工业生产、商贸流通、跨境贸易等过程中产生了海量、高质量的数据资源,是训练垂直行业大模型的‘金矿’。”
……
协商会上,甬商们的声音与宁波市正在推进的“AI﹢制造”行动不谋而合。
宁波市政协委员、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分享了吉利作为全球唯一完成AI智能化领域全方位布局企业的技术底蕴。据了解,吉利还联合多家生态科技伙伴成立了“智能汽车算力联盟”,综合算力位居中国车企第一。位于宁波的均胜集团从汽车配件商进军机器人,从工业场景下的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机器人整机制造等方面,全面切入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从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汽车零部件技术出发,到具身智能机器人转型,制造业企业本身具有技术与产品快速迁移的天然优势。
“要抓住落地应用这个牛鼻子,发挥宁波作为制造业城市的制造业场景和需求优势,促进并招引具身产业的集聚发展。”均胜集团副总裁、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董事长周兴宥在协商会上说。
“当人工智能成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算力变成了驱动这场变革的‘源头活水’。”浙江德塔森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小敢强调,模块化数据中心是承载AI算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他希望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主动开放启动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实战练兵”机会,并建立试点容错机制,打消企业创新顾虑。
刚从智博会回来的万有引力(宁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超昊也对开放场景有着迫切需求。王超昊表示,“技术突破只是起点,没有场景支撑的技术如同无根之木。明明公司的方案可降本60%,却困在实验室到港口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应用场景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企业家们建议要鼓励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主动开放启动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实战练兵”机会,通过“以用促研”提升产业技术成熟度。
机器人火热的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厚积薄发。高强度的经费投入、高浓度的人才配给、高难度的技术突破……需要政企同心,需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的共同努力。
与会人员还建议政府牵头组织形成具身智能高质量数据集评价标准等理论成果和经验,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支持开源模式、零售模式、会员模式;建议借鉴上海“量子城市”、谷歌Alpha Earth、DeepMind等国内外先进项目经验,宁波加快建立安全合规、高效协同的数据要素应用机制,建成覆盖全域、多尺度、多模态的时空AI训练语料库。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边听边记,不时作互动交流,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大家提出的共性问题,深化研究、谋划举措、推进落实。彭佳学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正深刻改变当今世界、重塑千行百业。宁波必须抢抓变革机遇、把握战略主动,立足自身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坚持创新引领、做强主体,坚持根植实体、需求牵引,坚持制度破题、生态赋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挺立潮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