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市海盐县政协:
让世界在“浙”里读懂中国
据人民政协报 近日,塞尔维亚青年访问团来到作家余华的故乡——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对眼前这面矗立在沈荡谷仓文化产业园的“世界版余华文学墙”频频发出赞叹,认为这是中外游客触摸文学与连接乡愁的情感纽带。书墙落成的背后,正是海盐县政协探索“议事国际范 协商在‘县’场”工作,以国际化视野助力农文旅发展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海盐县政协依托海盐与高校共建的“乡村课堂”平台,邀请美、英、俄、韩等国家的40余位外国留学生和“洋”居民走进乡村、走进政协,感受中国式协商民主在基层的鲜活实践。
外籍人士先后来到海盐县各乡镇,体验采茶炒茶、古法酿酒、海盐滚灯等传统技艺,并在海盐县政协联系界别群众服务站,倾听协商故事。作为通元镇丰义村“矿山蝶变”专题协商的亲历者,俄罗斯留学生袁违星对委员、部门和群众面对面协商的模式印象深刻。今年以来,丰义村引入灯塔餐厅、彩虹餐厅等10余个新业态,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打卡点,同时新建停车位1200个,完成景区全域双语标识设置,累计接待游客超13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800万元。
外籍人士的深度参与,为海盐发展拓宽思路,更推动中国故事实现从“向外讲述”到“以外传外”的二次传播:伊朗籍学生波汉将协商体验推向国际社交平台,累计浏览量破百万;巴基斯坦留学生高州制作的短视频《茶香里的中国密码》,入选省委宣传部“HI CHINA!我的中国故事”展示活动;外籍人士来海盐参与协商活动作为学习案例,被用于柬埔寨奉辛比克党干部网络研修班授课,成为协商民主国际传播成果转化的生动注脚。
从沈荡的“余华书墙”到通元的“矿山蝶变”,从武原的“日出经济”到秦山的“古村新韵”……海盐县政协为讲好中国式协商民主故事提供了“浙里协商”的鲜活样本。
“让外籍人士从见证者、倾听者转变为讲述者,是我们推动履职实践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海盐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县政协将不断拓展协商民主的对外传播形式,让每一场基层协商、每一处城乡风景,都能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窗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