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政协开展文化建设专项民主监督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绍兴市政协开展文化建设专项民主监督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10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张丹丹   字号:[][][]

  网讯 古城绍兴,历史翻过2500多页。文化的发展,事关绍兴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绍兴市政协常委会将民主监督文化强市建设列入了今年的年度工作。日前,市政协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加快推进绍兴文化强市建设情况进行民主监督。

  从7月上旬开始,绍兴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听取市文广局介绍的同时,踏看了在建重点文化项目,走访了市属有关文化单位,并赴越城区、上虞市,对文化强市建设中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委员们认为,以文化人润无声,以文惠民沐春风,文化不是附庸,而是制胜力量,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把文化强市建设作为绍兴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转型跨越的着力点、改善民生的切入点。

  人才,人才,人才

  现象:绍兴市艺术学校成立于1980年,是绍兴地区唯一的一所艺术类省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和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现设有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幼儿教育、旅游表演艺术6大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余人,目前全校只有47个在编教师,远没有达到1∶18的国家要求,影响了教学发展。

  观点:积极引导绍兴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快建设和完善文化重点专业和学科,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的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对于类似师资严重缺编的绍兴艺术学校等文化事业单位,市政府要按师生比例适当解决,使艺校更好地发挥其培养文艺人才的作用。

  创新,创新,创新

  现象: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至今,农家书屋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事实上,这些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却并不高,图书拥有率虽然在量上达到了要求,但在质上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观点:文化部门要创新服务方式,建立一个群众文化需求的监督反馈机制,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文化公共产品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新形势下公共文化的投入方式和产出效益,尽量保证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为群众所需,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产业,产业,产业

  现象:凭着《少年师爷》在央视的播出,绍兴的动漫业慢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管是设计人才方面,还是故事编剧方面,绍兴的动画市场并不成熟,竞争力也并不强。”一位业内人士说,制作动漫片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动漫产业说到底,就是人才和创意的竞争,这一点上,起步较晚的绍兴和广州、杭州等大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观点:政府在落实现有文化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降低文化产业政策扶持门槛,积极发挥税收金融、土地供给、人才引进等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产业,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创业创新,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