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年10月11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霜 通讯员 朱爽英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 重阳节快到了,吴惠萍早已牵挂起淳安瑶山的山茱萸,在这位西湖区政协委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械科科长眼中,那漫山遍野有着殷红玲珑果实的植物,不仅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忆之物,更是止痛理气的道地药材,亟须保护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应尽快对山茱萸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抓住机遇,选对方向,形成品牌,做大产业。”吴惠萍说,道地药材经过历史上长期而大量的人文和经济投入,已经积累了极高的品牌价值,在辨别药材真伪,控制中药质量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中药标准化的重要参考。同时,道地药材是传统公认的优质中药材,价格通常显著高于普通药材。年中,山茱萸新货报价为25元/公斤。“因此,对道地药材进行地理标志保护,是对大自然恩物的尊重,对稀缺资源的爱护,也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法国香槟和干邑、苏格兰威士忌、瑞士手表以及阳澄湖大闸蟹、阿克苏红枣、西湖龙井茶,这些名字如雷贯耳,它们与产地骨肉相连,融为一体,迈入地理标志保护这扇“豪门”,绝非易事。
“政府、部门、当地协会必须形成合力。”吴惠萍表示,只有政府加强扶持,部门加强监督,当地协会或者合作社相互协作,形成良好的“造血机制”,道地药材才能尽快通过法律程序取得地理标志注册。
迈入“豪门”,并非高枕无忧,得抖擞出十二分的精神,保护稀缺资源,维持高贵品质,发展创新之路。
吴惠萍在瑶山乡调研时发现,当地的山茱萸还存在着大面积的野生品种,虽然避免了农药残留,过度使用化肥栽培,但如大量采摘必会造成野生种质资源灭绝、产量逐年降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由政府、部门、协会牵头,集中各方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共同投入,成果共享,利益均沾,尤其是要引入林业大学、中医药大学的知识资源。
此外,“土碗”变“金碗”,千万别自砸饭碗,地理标志保护的核心就是打击假冒和保证药材质量,维护真正的道地药材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在促进地道药材的可持续发展中,要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发展、GAP要求等知识的储备,让每个种植户像守护生命般守护药材的质量,最终成为地理标志保护的最大受益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