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1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马谦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 2014年春天的海宁,天蓝水绿,河堤边柳绿花红,一派生机勃勃。这盎然春意的背后,凝聚着海宁市250多名政协委员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坚持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陶有福们的较真与执着
陶有福,海宁许村一位普通农民,但在当地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人们不由会竖起大拇指。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的执着和较真是出了名的。
2000年,陶有福在走访中得知许村塘桥村、翁埠村的4个奶牛养殖场将牛粪和生产污水排入河道,严重污染水体。“水污染这事马虎不得,不能视而不见。”他坐不住了,一次次到污染河道调研、取样,又自掏腰包进行水样送检。经过分析思考,形成了提案《加强对奶牛场粪尿污染河道治理,还百姓良好生活环境》。提案在实事求是揭示问题的同时,还附有详实的数据分析,更有紧贴实际、科学管用的建议,引起政府高度重视,被列为当年重点提案督办。在提案办理过程中,陶有福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协调、整治工作中。如今,奶牛场已搬迁,130余亩复垦的黑土成就的是欣欣向荣的高效优质生态农业。
较真、执着,是海宁政协委员的特点。十多年来,该市政协委员就河长制、关停电镀园区和造纸厂、“五棚”联拆、生猪减量、整治温室甲鱼、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展开调研,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调研报告和提案建议、社情民意信息,助推了一项项民生项目的落地:投资5.1亿元的市区防洪工程建设和市级河道建设;全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竣工;备用水源鹃湖水库开控成形;生态湿地建设基本完成……
沈志贤们的牵挂与呵护
沈志贤委员是海宁宝光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的掌舵人,事业如日中天的他,心里却总是牵挂着家乡生他养他的母亲河——袁华农联村的金家浜。
“以前的金家浜河水清得很,村民们淘米做饭、洗衣服都离不开它,如今,看到的却是一片浑浊不堪。”沈志贤对此十分痛心。今年的海宁政协全会上,市政协向全体委员发出了“共建美丽乡村、共享幸福海宁”的倡议书。沈志贤和一些企业家委员毫不犹豫地认领了家乡母亲河。从这之后,他一有时间就跑到金家浜查看,为治理河水出钱出力,还不忘向家乡人进行宣传,增强大家保护河道的意识。
有着这般家乡情结的何止是沈志贤这些企业家委员,当市政协发出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号召后,市政协250多名委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五水共治”的示范员、宣传员、调研员、监督员和助推员。为了缓解“五水共治”资金紧张问题,委员们踊跃捐款,为星级美丽乡村创建和“五水共治”工作共捐款250多万元。
张炜芬们的追问与坚持
“海宁政协一直关注治水问题,连续十年以多种履职形式提出建议意见,今年将履职的重点由协商向监督转变。省、嘉兴市政协组织开展的‘五水共治’三级联动活动与我们的既定形成了高度的契合,由此增添了更强的动力。”该市政协主席张炜芬说,为了看到真情况、听到真声音,市政协从各界别、联络委抽调60余名政协委员分成12个小组,采取互换角色、交叉监督的方式,对12个镇、街道的垃圾河道整治情况进行民主监督。
4月10日下午,张炜芬带领第一检查组在许村镇科同村督查河道。“为什么不把这些草捞干净”、“个别河浜浮有死鱼,是不是有企业偷排污水”……张炜芬和委员们边仔细查看边不断追问,要求属地责任人立刻查明情况。
当日,其他检查组也奔赴各自检查点,查看河道“三无一畅一生态”情况,踏看两岸乱搭建、非法围网养殖、排污口来源、沿岸住房自律情况等问题,并召开座谈会共同分析原因,探讨对策。据悉,这次民主监督活动共查摆问题40余条,梳理意见建议30余条,市政协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作出反馈。整个活动中,抽查到的60多条河道,垃圾河现象得到了基本整治。
“治水工作非一朝一夕,要持续盯紧,防止反弹。”张炜芬说,接下来,市政协将组织平阳堰港的治理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召开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项民主监督会。同时,还要调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视察湿地建设、开展深化“河长制”管理情况监督等,“只要我们坚持,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目标肯定会越来越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