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拱墅区政协加大并案力度提升提案质量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杭州市拱墅区政协加大并案力度提升提案质量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30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李荣强   字号:[][][]
本网讯    为做好2015年的提案工作,杭州市拱墅区政协从源头入手,在提案审查立案工作中建立“四审五商”制,加大并案力度,征求部门意见,增加协商频率,借助各方力量严把提案审查初审关、立案关、质量关,有效提高提案质量,全力打造精品提案。
一是全员初审协商。全会期间,区提案审查委员会对收到的提案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初审,并与提案者沟通交流,充分交换意见,提出立案的初步意向。对初审立案的提案以《提案审查情况报告》提交大会审议。
二是部门会审协商。为避免坐井观天、主观臆断,针对全会期间初审立案的提案,区政协提案委办公室在立案前期就邀请部门介入,主动与区政府各部门沟通协商,对有意向立案的提案逐一征求部门意见,对有些需要补充完善的提案马上与委员联系,及时进行修改。经过部门把脉会诊,委员提案变得更加“合身贴身”了,更加符合区情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也从源头上有效解决了提案反复交办的现象。
三是集体复审协商。全会闭会后提案委再一次逐件审议收到的提案,并召开提案委全体会议,对所有初审立案的提案进行复审协商讨论,意见基本一致后形成审查立案报告,提请主席会议协商审议。
四是精准终审协商。提案委对已立案和不予立案的提案制作详细的表册,对不予立案的详细说明理由,并推荐出重点提案,由主席会议协商审定。主席会议对收到的提案采用逐件审议的模式,反复讨论,对个别已立案但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取消立案,并协商出今年重点提案。
五是主动沟通协商。对未立案的意见建议,提案委主动及时与委员沟通协商,详细告知不予立案的理由,保护委员履职积极性。对不立案的及时通过社情民意、委员之声等方式,报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或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要求办理单位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提案人反馈处理意见。
通过“五道关”的审查,对选题准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提案,予以指导,重新整理,确保提案的严肃、科学、可行,提高提案的整体质量;对内容类似的提案,加大并案力度,实行内容整合、合并立案、“打包交办”,既提高提案质量,又减轻承办单位压力,更便于下一步提案办理落实;对内容含糊、操作性不强的提案,不予立案,及时与委员沟通说明原因,改变以往政协提案委与提案者沟通不畅,提案者不清楚自己撰写的提案是否立案,长时间等待提案回复的局面,避免了委员提案撰写热情受挫,保护委员的积极性。
据悉,今年在该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期间,196名委员共提交意见建议258件,经审查最终立案218件,不予立案40件,立案率84.5%。不予立案中并案14件,26件作为委员来信、委员之声转交处理。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