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6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大彬 通讯员 程尚送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 今年端午节期间,相继曝光两起校园暴力事件,一是浙江初中生暴打小学生事件,二是江西初中女生被围殴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近20起类似恶性事件上演,引起广泛关注。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需要重点关注‘四类’青少年。”台州市政协委员郭剑锋呼吁。
郭剑锋说,社会闲散青少年、单亲青少年、留守儿童、罪错未成年人,这四类青少年一直以来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多发群体,上述校园暴力事件亦是如此,为此,必须重点关注他们的生存条件和所处环境,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千方百计将他们带回主流社会。
在今年2月台州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郭剑锋递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提案。他调查发现,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地呈上升趋势,从犯罪主体看,趋向低龄化,其中“四类”青少年问题较为突出。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数明显增多,且大多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辍学、混迹于社会者。从犯罪动机看,大多以侵占他人钱财为目的,往往并非为了谋生,而是追求享乐、高消费,满足虚荣心。据调查,未成年人涉嫌的犯罪列前两位的是:盗窃、抢劫。从实施的犯罪行为上看,以团伙作案为主。未成年人心理发育并未健全,总觉得单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经常会纠集他人共同作案。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青少年问题不断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郭剑锋说,“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塑造合格学生;以家庭教育为主渠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以社会教育为主格局,优化学习环境。”
他呼吁,要平等尊重对待“四类”青少年。要建立健全群体档案,与未成年人家属、单位一起,关心、爱护他们,把他们同普通未成年人一样看待,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转化。要进一步加强对“四类”青少年的帮扶。建立相应未成年人救助基金,积极实施各种未成年人就业或培训项目,把“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贯穿于帮教全过程。加大对“四类”青少年的监管力度。从街道、社区居民或工作积极分子中选聘青少年成长环境社会监督员,发现、举报社区中容易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利因素和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抓住苗头,适时控制,跟踪问题,解决情况,让他们健康成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