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政协:顺势而动 借势而为 乘势而上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嘉兴市政协:顺势而动 借势而为 乘势而上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16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赵健   字号:[][][]
本网讯    日前,嘉兴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委员们围绕“十三五”的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动力等方面建言献策,建议将顺势而动的方向、借势而为的内容、乘势而上的方法,在城市发展定位中体现出来,加深研究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与沪杭同城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五大战略,重点关注互联网经济、海洋经济、现代金融业、先进制造业四大产业。
顺势而动,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上海正式吹响了‘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号角。作为浙江接轨上海桥头堡、‘沪杭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具有良好的区域空间特点。”委员们认为,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各大城市正从各方面积极对接上海,承接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转移和平台共享的技术溢出效应。他们建议在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嘉兴作为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城市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充分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载体,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伏太阳能等本地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强长三角范围内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成果首先在嘉兴孵化应用,成为配套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副中心城市之一。
委员们还就如何推进沪嘉公共服务同城化、沪嘉产业配套关联化、沪嘉人才引育柔性化、沪嘉科技平台对接无缝化、沪嘉创新机制协同化等提出具体建议。如自觉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特别是高端产业链环节的部分产业的转移,同时紧盯上海产业发展新动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泛孵化器”模式,与沪共建“飞地型”转化基地,探索推进现有科技创新平台整合优化等。
借势而为,培育区域发展新亮点
嘉兴地处长三角地理位置中心,境内内河航道成网,沿海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具有“前海后河”独特自然条件,是全国少有的最具海河联运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当前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始实施、上海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化、浙江海洋经济战略全面推进的新背景下,嘉兴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借助海河联运优势,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此次会议讨论热点。
委员们认为,嘉兴应以“立足嘉兴,服务长三角,面向世界”为发展方向,明确海河联运的发展定位,把发展海河联运与深化沪、甬、嘉港口合作以及融入“长江经济带”核心区有机结合,与大力发展大宗货物交易市场有机结合,与发展临港工业以及拓展滨海工业腹地有机结合,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加快内河港池、航道配套工程和内河货物集散骨干码头建设,尽早突破嘉兴海河联运发展的瓶颈制约。同时,积极发展港口物流,着力推进大宗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建设,并拓展临港工业腹地,不断优化嘉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乘势而上,植入“互联网+”实现腾笼换鸟
民进嘉兴市委会和致公党嘉兴市委会联合调研发现,当前,嘉兴经济正在转型升级,很多传统行业、产业面临一些困境。突出表现在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抵抗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不高,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和融资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不强。他们认为,只有植入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互联网+制造、互联网+贸易、互联网+金融等互联网经济,通过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融合、颠覆,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升级,才能有效解决嘉兴传统行业、产业面临的困境,真正实现腾笼换鸟。
“世界互联网大会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搭建了嘉兴互联网经济与全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搭建了一个吸引全球互联网经济高端企业和人才的平台。”委员们建议紧盯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沿,引进外部行业龙头企业,并以智能终端、装备电子、光伏、物联网、软件产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和物流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同时,立足优势,推进智能产业发展,并结合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特点,建立工业品网上产业带,开发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巨大潜力。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